首页 > 就诊指南 > 常见疾病 > 神经纤维瘤病

神经纤维瘤病

  别名: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病

概述

神经纤维瘤病是一种少见的遗传性疾病,其特征是皮肤色素沉着斑和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约25~50%患者有阳性家族史。患者可在生后不久皮肤即出现色素沈着斑,呈牛奶咖啡色,逐渐增多或扩大。有时皮损出现较迟,在发育期才开始发病,生理变化如发育、妊娠、经绝期、传染病、精神刺激等均可使病情加重。病程缓慢,但到20~50岁时可发生恶变。本病见于世界各地,无性别、年龄和种族差异。有不同的六种类型,常见的为两个独立的类型:神经纤维瘤病I型和II型。

病因

NFⅠ基因组跨度350kb,cDNA长11kb,含59个外显子,编码2818个氨基酸,组成327kD的神经纤维素蛋白(neurofibronin),分布在神经元,具有控制神经细胞分化的功能。NFⅠ基因是一肿瘤抑制基因,当该基因发生易位、缺失、重排或点突变时,其肿瘤抑制功能丧失而致病。NFⅡ基因的产物为Merlin,由587个氨基酸组成,Merlin参与多种细胞活动,具有调节细胞生长的功能。因此,NFⅡ基因突变会使得细胞分化、生长失控而引起施万细胞瘤和脑膜瘤。

症状

1.皮肤症状
   (1)几乎所有病例出生时就可见到皮肤牛奶咖啡斑,形状及大小不一,边缘不整,不凸出皮肤,好发于躯干不暴露部位;青春期前有6个以上大于5mm的皮肤牛奶咖啡斑(青春期后大于15mm)者具有高度的诊断价值,全身和腋窝雀斑也是特征之一。
   (2)大而黑的色素沉着常提示簇状神经纤维瘤,如果位于中线提示有脊髓肿瘤。
   (3)皮肤纤维瘤和纤维软瘤在儿童期发病,多呈粉红色,主要分布于躯干和面部,也可见于四肢皮肤;数目不定,多达数千;大小不等,多为柑橘到芝麻绿豆般大小,质软;软瘤固定或有蒂,触之柔软而有弹性;浅表皮神经上的神经纤维瘤似可移动的珠样结节,可引起疼痛、压痛、放射痛或感觉异常;丛状神经纤维瘤是神经干及其分支的弥漫性神经纤维瘤,常伴有皮肤和皮下组织的大量增生而引起该区域或肢体弥漫性肥大,称神经纤维瘤性象皮病。
   2.神经症状
   约50%患者有神经系统症状,主要由中枢或周围神经肿瘤压迫引起;其次为胶质细胞增生、血管增生、骨骼畸形所致。
   (1)颅内肿瘤:一侧或两侧听神经瘤最常见,视神经、三叉神经及后组脑神经均可发生;尚可合并多发性脑膜瘤、神经胶质瘤、脑室管膜瘤、脑膜膨出及脑积水等,少数病例可有智能减退、记忆障碍及癫痫发作。
   (2)椎管内肿瘤:脊髓任何平面均可发生单个或多个神经纤维瘤、脊膜瘤等,尚可合并脊柱畸形、脊髓膨出和脊髓空洞症等。
   (3)周围神经肿瘤:全身的周围神经均可受累,以马尾好发,肿瘤沿神经干分布,呈串珠状,一般无明显症状,如突然长大或剧烈疼痛可能为恶变。
   3.眼部症状
   上睑可见纤维软瘤或丛状神经纤维瘤,眼眶可扪及肿块和突眼搏动,裂隙灯可见虹膜有粟粒状橙黄色圆形小结节,为错构瘤,也称Lisch结节,可随年龄增大而增多,为NFⅠ所特有。眼底可见灰白色肿瘤,视乳头前凸;视神经胶质瘤可致突眼和视力丧失。
   4.其他症状
   常见的先天性骨发育异常为脊柱侧突、前突、后凸、颅骨不对称、缺损及凹陷等。肿瘤直接压迫也可造成骨骼改变,如听神经瘤引起内听道扩大,脊神经瘤引起椎间孔扩大、骨质破坏,长骨、面骨和胸骨过度生长、肢体长骨骨质增生、骨干弯曲和假关节形成也较常见;肾上腺、心、肺、消化道及纵隔等均可发生肿瘤。
   NFⅡ的主要特征是双侧听神经瘤,并常合并脑膜脊膜瘤、星形细胞瘤及脊索后根神经鞘瘤。

诊断

1.美国NIH(1987年)制订的NFⅠ诊断标准为:
   (1)6个或6个以上牛奶咖啡斑,在青春期前最大直径大于5mm,青春期后大于15mm;
   (2)腋窝和腹股沟区雀斑;
   (3)2个或2个以上神经纤维瘤或丛状神经纤维瘤;
   (4)视神经胶质瘤;
   (5)一级亲属中有NFI患者;
   (6)2个或2个以上Lisch结节;
   (7)骨损害。
   2.NFⅡ诊断标准为:
   影像学确诊为双侧听神经瘤;一级亲属患NFⅡ伴一侧听神经瘤,或伴发下列肿瘤中的两种:神经纤维瘤、脑脊膜瘤、胶质瘤、施万细胞瘤、青少年后囊下晶状体浑浊。

治疗

有癫痫发作可用抗痫药治疗。

预防

本病是常染色体显性疾病,其子女是50%可能发病,故应考虑绝育。同时应注意进行自我监测。如发现肿物短期迅速增大,可能有恶变。要及时去有条件的医院诊治。当出现严重合并症如颅内肿瘤、胃肠受累引起出血和肠梗阻或腹膜后巨大神经纤维瘤引起内脏受重压等,需要手术时,必须和医生合作。



分享到:
(更新时间: 2014-05-28 本信息由百科名医网科普专家团队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