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体瘤
别名:颈动脉体副神经节瘤概述
颈动脉体瘤(carotid body tumor,CBT),为一发生于颈总动脉分叉处的化学感受器肿瘤,也称化学感受器瘤或副神经节瘤,临床上较少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青春期后发病者较多,多见于30~50岁的中青年,无明显性别差异。此瘤属良性,生长缓慢,每年生长3~5mm,但可发生恶变,发生率不足3%~5%。
症状
颈动脉体瘤因受颈动脉鞘膜的限制,一般向上生长较快,起初,肿瘤较小时可无症状,随着肿瘤的生长,颈部可出现无痛性肿块,常在数月或数年后方出现主观症状,视肿瘤的生长速度、大小和发展方向症状也有不同。生长缓慢而小的肿瘤常无症状,或仅有局部压迫感。肿瘤大者,因咽壁软组织较为薄弱,肿瘤常突向咽腔,引起咽异物感、吞咽不畅。肿瘤逐渐向上生长可侵犯颅底累及后组脑神经(常为迷走神经及舌咽神经)和交感神经链,出现饮水呛咳、声嘶、舌肌萎缩、Homer综合征等。迷走神经严重受压者,尚可伴有眩晕及亚当斯-斯妥克综合征(Adams-Stokes syndrome),由心传导阻滞引起,特征为突发性意识丧失,可能伴有抽搐。
检查时,一般可发现颈动脉体瘤3个较主要的体征:①肿瘤位于颈动脉三角区内;②颈动脉向浅表移位;③颈内、外动脉分离。但有部分患者主要体征并不完全具备,当肿瘤固定于颈动脉分叉处并包裹颈动脉生长时,肿瘤随脉搏跳动的弥漫搏动度很大,然颈动脉不向浅表移位,亦无颈内、外动脉分离征象。颈部出现肿块时,一般较硬(含有丰富血管时较软,且可压缩),因肿瘤与颈总动脉分叉处紧密相连,故肿瘤可左右移动而不能上下移动,常有明显的传导性搏动,有时可摸到震颤或听到杂音。
Shamblin等根据肿瘤与颈动脉的关系将其分为三类:
Ⅰ类:肿瘤较小,易与血管分离,不损伤血管。
Ⅱ类:肿瘤稍大,部分包绕血管。大部分患者经小心剥离,可以完整切除肿瘤,保留血管。少部分患者需建旁路,血管重建。
Ⅲ类:肿瘤很大,完整包绕颈动脉及分叉,有明显的症状和体征,手术时常需同时切除血管。
诊断
由于咽旁和颈部肿块的种类较多,尤其是部位相同者更难区分,故本病术前不易确诊。根据肿瘤发展缓慢,无痛经过,肿块出现在颈动脉三角区内,无其他原发病灶,检查见肿块有搏动,可左右移动而不能上下移动(有手术史者,此体征可不明显),需想到有颈动脉体瘤的可能。进一步行颈部B超检查,发现颈动脉被瘤体包裹,肿块内血运丰富,有供血小动脉分支进入肿块则提示本病。颈部CT或MRI可显示肿瘤与颈动脉的关系,判断肿瘤是否包绕颈总、颈内及颈外动脉;颈动脉造影,特别是DSA对颈动脉体瘤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颈动脉造影如发现颈总动脉分叉增宽,颈内与颈外动脉移位(即“高脚杯”样改变)即可作为有力的诊断依据。通过数字化减影、增强对比和模拟转化,去除干扰血管阴影而获得图像清晰的“纯血管”影像,诊断意义更大,并可进行选择性供血动脉栓塞。穿刺细胞学检查因易抽出血液而难获得确诊。由于肿瘤位置较深,容易出血,活检后局部反应大,术前应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