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就诊指南 > 常见疾病 > 癔症

癔症

  别名:Hysterical neuroses

概述

癔症(hysteria)是由精神因素,如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暗示或自我暗示,作用于易病个体引起的精种障碍。癔症的主要表现有分离症状和转换症状两种。分离,是指对过去经历与当今环境和自我身份的认知完全或部分不相符合。转换,是指精神刺激引起情绪反应,接着出现躯体症状,一旦躯体症状出现,情绪反应便褪色或消失,这时的躯体症状便叫做转换症状,转换症状的确诊必须排除器质性病变。有时候,癔症可以表现为精神病状态,此时称为癔症性精神病。
   癔症是精神病学诊断术语中最为古老的病名之一。古希腊Hippocrates解释癔症的子宫游走学说曾沿用了一千多年。中世纪的欧洲认为,癔症是鬼魔附体,主张消灭其肉体以拯救其灵魂。19世纪后期法国的Charcot发现癔症患者极易被催眠,而易被催眠的人又多患癔症。他通过催眠暗示的方法,能在癔症患者身上制造或消除症状,他认为癔症症状发生的基础是神经系统的器质性缺陷,虽然症状是由心理制约的。他的学生H Bernheim认为癔症完全是心因性的。Charcot的另一个学生Babinski建立了一套神经系统的检查方法,科学地区分了癔症与某些神经系统的器质性疾病。同期或稍后对癔症的研究有重要贡献的有如下几位人物与学说。Janet的遗传退化学说,他认为癔症主要是人格分离所致。弗洛伊德的性压抑学说,他认为癔症主要是因其幼年时代的性本能被压抑,这种被压抑的本能冲动通过其他途径表达出来,如被转换为躯体症状。弗洛伊德由此创立了著名的精神分析学说。巴甫洛夫认为癔症是高级神经活动一般类型的弱型和第一信号系统的病理优势相结合的产物。
   祖国医学中并无与癔症完全等同的医学概念,但类似癔症表现的“脏躁”、“梅核气”及其治疗却在《金匮要略》中便有记载,距今近2000年。
   西方趋向于使用“分离性障碍”和“转换性障碍”,而不使用“癔症”这一术语。原因是“癔症”一词已在西方日常语言中通俗化了,“歇斯底里”(hysteria的音译)成了一种描述无理行为的贬义词。转换性障碍和分离性障碍分别是指由心理因素引起的、没有器质性病变基础的躯体症状和某些精神症状。

病因

1.生物学因素
   (1)遗传:最早的癔症遗传学研究是Kraulis在1931年完成的。他调查研究了1906~1923年期间被Kraepelin诊断为癔症患者的所有亲属,发现患者父母中有9.4%曾患癔症住院;兄弟姐妹中有6.25%曾患癔症住院。癔症患者的父母和兄弟姐妹中分别有1/2和1/3的人有这种或那种人格障碍。1957年Ljingberg进行了类似的研究,发现281名癔症先证者的父、兄弟、儿子的同病率分别为1.7%、2.7%和4.6%;而其母、姐妹、女儿的同病率分别为7.3%、6.0%及6.9%,全部男性亲属的患病率为2.4%,女性为6.4%。这些结果表明癔症与遗传有关。得出相反结论的著名研究有两个,1961年Slater对12对单卵双生子和12对双卵双生子进行了前瞻性研究。追踪10年,先证者的同胞中竟无一例同病。另一个有影响的双生子研究是由Cottesman完成的,他以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MPI)测量双生子,12年后又重新测定。他发现,同胞之间及自身前后对比在MMPI癔症条目上的不一致较之其他条目更为明显,不支持癔症与遗传有关的理论。
   (2)素质与人格类型:通常认为,具有癔症个性的人易患癔症。所谓癔症个性即表现为情感丰富、有表演色彩、自我中心、富于幻想、暗示性高。国外还有不成熟、要挟、性挑逗等特征的描述。癔症的暗示性增高被视为其临床特点是1889年由法国医生提出的,如今仍被医学广泛接受。所谓暗示即通过言语和行为的作用,使受试者不经逻辑判断、直觉地接受医生灌输的观点,并产生相应的心理效应。张亚林等(1987)用艾森克的人格理论分析癔症的人格,发现有以下三点特征:
   ①大部分癔症情绪不稳属典型神经质;
   ②不仅有相当多的癔症人格外向、且有同等数量的癔症表现为个性的另一极端即内向;
   ③喜掩饰。
   (3)躯体因素:临床发现神经系统的器质性损害有促发癔症的倾向。多发性硬化、颞叶局灶性病变、散发性脑炎、脑外伤等均可导致癔症样发作。有人发现脑于上段水平及以上结构的脑器质性损害可导致癔症症状,而此水平以下的神经系统损害则少见癔症发作。故认为脑干上段特别是间脑器质性损害与癔症有某种因果关系。甚至有人认为癔症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间脑、下丘脑等部位细胞中生物胺的改变引起的,提出癔症不应再归属于神经症,而应属于间脑、下丘脑疾病的范畴。
   2.心理因素:现代医学观点倾向于癔症是一种心因性疾病。ICD-10、DSM-Ⅳ及我国的诊断标准均强调癔症症状的发生与精神因素密切相关,在第一次发病的前一周内可追溯到明显的精神刺激因素。Ajuriaguerra (1951)就断言世界上不存在没有精神诱因的癔症。夏毓芬等曾报告,上海精神病防治院1958~1978年的311例癔症患者全部具有精神诱因。张亚林等研究了72例癔症患者生活事件和病情的关系。作为精神因素的生活事件按其主观体验定量,作为精神压力结果的健康水平按其客观表现定量,发现两者密切相关。
   3.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对癔症的影响作用较明显,主要表现在癔症的发病形式、临床症状等方面,有人认为也影响其发病率。如今癔症的痉挛大发作、情感暴发式的发作,已远非20世纪初多见。跨文化研究发现,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癔症的症状有变得较为安静、较为含蓄的趋势,如较多地表现为躯体化的形式。一些特殊的癔症表现形式被认为只出现于某些特定的种族和社会文化背景。例如Latah综合征只见于马来西亚的马来族妇女,起病较急,多由精神刺激引起,如被毒蛇猛兽、电闪雷鸣所惊吓,表现为模仿语言、模仿动作、猥亵言行及自动服从等,持续数小时,然后自行缓解。发作时患者意识清楚,只是无法自控。Arctic癔症又称北极圈癔症,只见予北极的因纽特人,多是妇女。急性发作,发作时尖叫、撕扯衣服、赤身裸体,模仿海豹、海象或其他动物在雪地上滚来爬去,持续数小时后缓解。

症状

癔症的临床表现极其多样化,有学者认为几乎可以类似任何一种疾病。一般可归纳为以下几种形式。
   1.癔症性精神障碍:又称分离性癔症,主要表现有:
   (1)癔症性蒙胧状态:表现为患者的意识范围缩小,时空感知局限,其言行多只反映其精神创伤内容,而对外界其他事物却反应迟钝。此种状态常突然发生,历时数十分钟,然后自行中止。恢复后患者对发病经过通常不能完全回忆。
   (2)情绪暴发:常在遭遇精神刺激时突然发作,哭喊吵闹、捶胸顿足,甚至撕衣毁物、碰壁撞墙,尽情发泄内心愤懑。有人劝阻或围观时症状更为剧烈。历时数十分钟后可自行缓解,事后部分遗忘。
   (3)癔症性遗忘:并非由器质性因素引起的记忆缺失。患者单单遗忘了某一阶段的经历或某一性质的事件,而那一段经历或那一类事件对患者来说往往是创伤性的,是令患者痛苦的。
   (4)癔症性漫游:又称神游症。此症发生在白天觉醒时,患者离开住所或工作单位,外出漫游。在漫游过程中患者能保持基本的自我料理,如饮食、个人卫生等,并能进行简单的社会交往,如购票、乘车等。短暂肤浅的接触看不出患者有明显的失常。此种漫游事先无任何目的和构想,开始和结束都是突然的,一般历时数小时至数天,清醒后对发病经过不能完全回忆。
   (5)癔症性身份障碍:又称双重或多重人格,主要表现为患者突然失去了自己原来的身份体验,而以另一种身份进行日常活动。两种身份各自独立、互无联系、交替出现。常见形式为神怪或亡灵附体,此时患者对环境缺乏充分的觉察,注意和知觉仅限于周围的某些人和物。两种人格交替出现者称双重人格,多种人格交替出现者称多重人格。
   (6)癔症性假性痴呆:一种在精神刺激后突然出现的、非器质因素引起的智力障碍。对于简单的问题,给予近似却是错误的回答,如1+1=3,一双手有9个指头,给人以做作的印象,这类表现为Ganser首先描述,所以又称Canser(刚塞)综合征。另一类患者则突然变得天真幼稚,虽系成人却牙牙学语、活蹦乱跳、撒娇淘气、逢人便称叔叔阿姨,有人称之为童样痴呆。
   2.癔症性躯体障碍:又称转换性癔症,主要指运动障碍和感觉障碍等转换性症状,也包括躯体、内脏障碍等躯体化症状。各种检查均不能发现神经系统和内脏器官有相应的器质性损害。其表现形式有以下几方面:
   (1)表现为运动障碍
   ①痉挛发作:受到精神刺激或暗示时发生,缓慢倒地,呼之不理、全身僵直或肢体抖动,或呈角弓反张姿势。患者表情痛苦,眼角含泪,一般持续数十分钟。
   ②局部肌肉的抽动或阵挛:可表现为肢体的粗大颤动或某一群肌肉的抽动,或是声响很大的呃逆,症状可持续数分钟至数十分钟,或中间停顿片刻,不久又可持续。
   ③肢体瘫痪:可表现为单瘫、偏瘫或截瘫。伴有肌张力增强者常固定于某种姿势,被动运动时出现明显抵抗。病程持久者可能出现失用性肌萎缩。
   ④行走不能:坐时、躺时双下肢活动正常,但不能站立行走,站立时无人支撑,则缓缓倒地。
   ⑤缄默症、失音症:不用语言而用书写或手势与人交流称缄默症。想说话,但发不出声音,或仅发出嘶哑的、含糊的、细微的声音,称为失音症。检查声带正常,可正常咳嗽。
   (2)表现为感觉障碍
   ①感觉过敏:对一般的声、光刺激均难以忍受,轻微的抚摸可引起剧烈疼痛。
   ②感觉缺失:表现为局部或全身的感觉缺失,缺失的感觉可为痛觉、触觉、温觉、冷觉或振动觉。缺失的范围与神经分布不一致。
   ③感觉异常:如果感觉咽部有梗阻感或异物感,称癔症球;头部紧箍感、沉重感,称癔症盔;精神困素引起的头痛或其他躯体部位的疼痛,称心因性疼痛。
   ④视觉障碍:可表现为失明、管状视野、单眼复视。
   ⑤听觉障碍:表现为突然失聪,或选择性耳聋,即对某一类声音辨听能力缺失。

诊断

1.有心理社会因素作为诱因。
   2.有下述表现之一者:
   (1)癔症性遗忘。
   (2)癔症性漫游。
   (3)癔症性双重或多重人格。
   (4)癔症性精神病。
   (5)癔症性运动和感觉障碍。
   (6)其他癔症形式。
   3.症状妨碍社会功能。
   4.有充分根据排除器质性病变和其他精神病。

治疗

有人认为药物治疗的作用有限,似乎都不比暗示治疗更有效。但临床实践中发现,癔症患者除了典型的发作以外,常常伴有焦虑、抑郁、脑衰弱、疼痛、失眠等症状。这些症状和身体不适感往往成为诱使患者癔症发作的自我暗示的基础。使用相应的药物有效控制这些症状,对治疗和预防癔症的发作无疑是有益的。



分享到:
(更新时间: 2014-05-28 本信息由百科名医网科普专家团队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