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就诊指南 > 常见疾病 > 类丹毒

类丹毒

  别名:Erysipeloid

概述

类丹毒(erysipeloid)是由猪丹毒杆菌(erysipelothrix insidiosa),亦称为猪红斑丹毒丝菌(erysipelothrix rhusiopatiae)感染所引起的传染性皮肤病。常与职业有关,多发生于接触鱼肉的手部,引起类似丹毒样损害,可伴有全身症状。

病因

红斑丹毒丝菌是一种细棒状、微需氧、不活动的革兰阳性菌,易形成长分枝状菌丝,在干燥、腐败组织、海水或淡水中均能存活。此种微生物在室温(30~37℃)、1个大气压、含5%~10%的CO2条件下,加血清的培养基中生长最好。
   猪红斑丹毒丝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在土壤及鱼类、猪、鸟类等动物的体表和肠腔等都有本菌存在。在自然条件下马、山羊、绵羊等动物也可感染。此种细菌也存在于蟹类和其他贝类分泌的黏液中。
   人类可因接触带菌的动物或其制品而感染,故本病主要见于经营家畜、鱼类、禽鸟的人或屠宰工人、制革工人及兽医等,主要经外伤的皮肤感染致病。有时发生于洗鱼、切肉时,手被刺伤或刀切伤引起感染。

症状


   本病潜伏期2~7天,最短者8小时,超过1周者罕见。根据临床症状分为三型。
   1.局限型:是临床上最多见的一型。在病菌侵入部位发生疼痛,随后患处皮肤出现肿胀和红斑。最具有特征性的表现是边缘清晰的多角形紫红色斑。红斑逐渐向周围扩散,中央部分消退,边缘微隆起而成环状,有时可有水疱形成。病损范围直径一般不超过10cm,多发生于手及腕部,局部有灼热感或瘙痒。如果手指受累,则出现肿胀和局部皮肤紧张而使其活动受限。少数患者伴发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病损不化脓,消退后也不脱屑,可遗留色素沉着斑。患者一般不发热,多无全身症状。如不治疗,一般在2~4周内可自然痊愈。有些病例病损呈游走性,在旧皮损附近不断出现新的紫红色斑,红斑此起彼伏,皮损可蔓延至整个手部,致使病程拖延数月之久。
   2.弥漫型:临床少见。在远离原发感染部位可出现弥漫性或泛发性皮损,皮损形态与局限型相同,但炎症更为明显,也有呈环状、地图状或奇异形状,常伴有发热和关节炎症状。血培养阴性。
   3.败血症型:临床罕见。患者一般没有典型皮损,但可发生广泛性红斑和紫癜。全身症状明显,伴长期发热,可导致心内膜炎和关节痛及多种内脏损害。血培养阳性。死亡率高。在免疫功能缺陷患者还可表现为无心内膜炎的菌血症。
  
  

诊断


   1.多见于从事屠宰业、水产业及食品加工业的工作者以及主炊的主妇。
   2.发病前有外伤史,接触肉类、鱼类史。
   3.损害多局限,好发于手指。皮损初为红斑,以后扩大为边界清楚之暗红色斑块,水肿性,境界清,不化脓,不破溃,偶可发生水疱。有轻度痒痛感。
   4.病程有自限性,一般3周左右可痊愈。
  
  

治疗

首选药物是青霉素。一般局限性损害,可用青霉素口服或注射,连用5~10天。严重感染者应尽早大剂量青霉素静脉滴注,连用4周。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四环素、红霉素、磺胺类药等。新一代的抗生素如第三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或亚胺培南等也已用于类丹毒的治疗。局部可配合鱼石脂软膏敷包治疗。
  

预防

加强对肉类加工及渔业工作人员的卫生宣传教育工作,加强防护设备和对肉类的检疫工作。



分享到:
(更新时间: 2016-01-08 本信息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专家团队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