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就诊指南 > 常见疾病 > 房室传导阻滞

房室传导阻滞

  别名:Av传导阻滞

概述

房室传导阻滞(房室阻滞)是指房室交界区脱离了生理不应期后,心房冲动传导延迟或不能传导至心室。可发生在房室结、希氏束及束支系统等不同部位。分为不完全性和完全性两类,前者包括一度和二度房室阻滞,后者又称三度房室阻滞。

病因

在正常人可以出现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正常人或运动员可发生二度Ⅰ型房室阻滞,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有关,常为短暂性。其他导致房室阻滞的病变有:
   1.以各种原因的心肌炎最常见,如风湿性、病毒性心肌炎、心内膜炎等;
   2.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如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及先天性心脏病等;
   3.药物:洋地黄和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维拉帕米、地尔硫卓、胺碘酮等,多数停药后,房室传导阻滞消失;
   4.电解质紊乱,如高血钾等;
   5.特发性的传导系统纤维化、退行性变等;
   6.心脏肿瘤、外伤及心脏外科手术时误伤或波及房室传导组织可引起房室传导阻滞。

症状

1.一度房室阻滞患者通常无症状。听诊时心尖部第一心音减弱。
   2.二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可有心搏暂停感觉,心跳可变慢、不规律或两者都有,可能会引起心悸、乏力、心功能不全、头晕或晕厥等症状。听诊时可有第一心音减弱及心搏脱漏。
   3.三度(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时,心房至心室间冲动的传导被完全阻断,心脏另一部分组织充当起搏点以建立心室节律,较正常起搏点的心率慢,而且经常不规律、不可靠。因此,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常导致疲倦、乏力、心绞痛、头晕或晕厥等症状,这取决于是否建立了心室自主节律及心室率和心肌的基本情况。自主节律点较高如恰位于希氏束下方,心室率较快达40~60次/分,患者可能无症状。双束支病变者心室自主节律点低,心室率慢在40次/分以下,可出现心功能不全和脑缺血综合征(Adams-StokesSyndrome,阿-斯综合征),患者可出现短暂性意识丧失甚至抽搐,严重者可猝死。如果心室自主节律未及时建立则出现心室停搏。心室率缓慢常引起收缩压升高和脉压增宽。三度房室阻滞的第一心音强度经常变化,不规则地出现响亮的第一心音。第二心音可有反常分裂。每搏量增大产生肺动脉瓣区收缩期喷射性杂音和第三心音。当心房与心室同时收缩时,颈静脉出现巨大a波。

诊断

根据典型心电图改变并结合临床表现,不难作出诊断。为估计预后并确定治疗,尚需区分生理性与病理性房室传导阻滞、房室束分支以上阻滞和三分支阻滞,以及阻滞的程度。
   个别或少数心搏的PR间期延长或心室脱漏,多由生理性传导阻滞引起,如过早发生的房性、交接处性早搏、双向阻滞的交接处早搏、心室夺获、反复心搏等。室性早搏隐匿传导引起的PR延长(冲动逆传至房室结内中断,未传到心房,因而不见逆传P波);但房室结组织则因传导冲动而处于不应期,以致下一次冲动传导迟缓)也属生理性传导阻滞。此外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心房率超过180次/min时伴有的房室传导阻滞,以及心房颤动由于隐匿传导引起的心室律不规则,均为生理性传导阻滞的表现。生理性传导阻滞的另一种表现,干扰性房室分离,应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引起的房室分离仔细鉴别。前者心房率与心室率接近而心室率大多略高于心房率;后者心室率慢于心房率。
   三分支阻滞的诊断应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和心电图分析,有条件时辅以希氏束电图。不完全性三分支阻滞的心电图表现中,除交替出现左束支和右束支传导阻滞可以肯定诊断外,其它几种都可能是房室束分支以上和以下多处阻滞的组合。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或二度2:1房室传导阻滞时,如全部或未下传的P波埋在前一个心搏的T波中,可分别被误诊为交接处性心律和窦性心动过缓。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形成的长间歇中可出现1~2次或一系列交接处性逸搏,打乱房室传导规律,甚至呈类似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表现,仔细分析可发现P波一次未下传,一次与QRS波群干扰分离的现象。

治疗

阿托品0.5~2.0mg,静脉注射,适用于阻滞位于房室结的患者。异丙肾上腺素1~4μg/min静脉滴注,适用于任何部位的房室阻滞,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慎用。药物治疗适用于无心脏起搏条件的应急情况,条件许可时应及早给予临时性或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治疗。
  



分享到:
(更新时间: 2014-05-28 本信息由百科名医网科普专家团队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