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就诊指南 > 常见疾病 > 室间隔缺损

室间隔缺损

  别名:心室间隔缺损

概述

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在左、右心室之间存在一直接开口,根据国内统计,在成人先天性心血管疾病中,该病仅次于房间隔缺损占第二位。室间隔缺损解剖上可分为4型:Ⅰ型为嵴上型,缺损在肺动脉瓣下,常合并主动脉关闭不全,约占5%;Ⅱ型为嵴下型或膜部缺损,最为常见,约占80%;Ⅲ为房室通道型;Ⅳ型为肌型缺损。
   根据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程度,症状轻重,临床分为大、中、小型室间隔缺损。小型室间隔缺损:在收缩期左右心室之间存在明显压力阶差,左向右分流量不大,Qp/Qs<1.5,右心室及肺动脉压力正常,缺损面积一般<0.5cm2/m2(BSA)。中型室间隔缺损:左、右心室之间分流量较大,Qp/Qs为1.5~2.0,但右心室收缩期压力仍低于左心室,缺损面积一般为0.5~1cm2/m2(BSA)。大型室间隔缺损:左、右心室之间收缩期已不存在压力差,左向右分流量大,Qp/Qs>2.0。常合并继发性肺血管阻塞性病变。

症状

一般根据血流动力学受影响的程度,症状轻重等,临床上分为大、中、小型室间隔缺损。
   1.小型室间隔缺损:
   在收缩期左右心室之间存在明显压力阶差,但左向右分流量不大,Qp/Qs<1.5,右心室压及肺动脉压力正常。缺损面积一般小于0.50cm2/m2 (BSA),有称之为Roger病。此类患者通常无症状,沿胸骨左缘第3~-肋间可闻及第Ⅳ~Ⅵ及全收缩期杂音伴震颤,P2可有轻度分裂无明显亢进。
   2.中型室间隔缺损:
   左、右心室之间分流量较大,Qp/Qs为1.5~2.0,但右心室收缩期压力仍低于左心室,缺损面积一般为0.5~1.0cm2/m2 (BSA)。听诊除在胸骨左缘可闻及全收缩期杂音伴震颤外,并可在心尖区闻及舒张中期反流性杂音,P2轻度亢进。部分患者有劳力性呼吸困难
   3.大型室间隔缺损:
   左、右心室之间收缩期已不存在压力差,左向右分流量大,Qp/Qs>2.0。因血流动力学影响严重,存活至成人期者较少见,且常已有继发性肺血管阻塞性病变,导致右向左分流而呈现青紫;并有呼吸困难及负荷能力下降;胸骨左缘收缩期杂音常减弱至Ⅲ级左右,P2亢进;有时可闻及因继发性肺动脉瓣关闭不全而致的舒张期杂音。

诊断

诊断要点:
   1.有或无临床症状。
   2.胸骨左缘第三、四肋间有响亮粗糙的收缩期杂音。
   3.成人小室间隔缺损心电图可正常或在V1导联出现rSr图形;中等室间隔缺损可有左、右心室肥厚的表现;大室间隔缺损常以右心室肥厚图形为主。
   4.超声心动图可以确定诊断,同时可以测定缺损大小及部位,判断心室肥厚及心腔大小。运用多普勒技术还可测算跨隔及跨(肺动脉)瓣压差,推算Qp/Qs值。
   5.导管介入检查可排除多孔缺损或合并其他先天畸形。

治疗

主要应用强心、利尿和抗生素等药物控制心衰、防止感染或纠正贫血等。
  
  



分享到:
(更新时间: 2014-05-28 本信息由百科名医网科普专家团队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