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简介
中文简称: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
性质:公立医院
类型:综合医院
等级:三级甲等
省份:上海市
城市:闸北区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暨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创建于1910年,1993年成为卫生部首批“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2012年受上级委托管理上海市皮胜病医院。实际开放床位1860张,2013年门急诊人次237.95万、出院人次6.66万、手术人次5.25万。拥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3个,上海市重中之重临床重点学科1个,上海市临床医学中心2个,上海市创伤急救中心1个,上海市护理质控中心1个,上海市骨肿瘤研究所1个,上海市脑卒中防治中心(北区)1个,葛均波院士工作室,合作共建国家教育部“心律失常分子遗传重点实验室”。
近五年其获得国家863、973、国家自然基金等国家级课题项目240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上海市科学技术奖、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成果奖,上海医学科技奖等奖项23项。自1996以来,医院连续八届获“上海市文明单位”称号,曾获全国优质服务“百佳医院”、“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连续7年社会满意度调查名列全市前茅。
医院拥有医疗设备等固定资产六亿余元,设备精良、流程科学,检验科通过国际IS015189等质量体系论证,13个专业取得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11个专业取得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资格,7个专业取得个上海市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资格,全院实现计算机网络化管理。
百年沧桑铸品牌,春秋走笔谱华章.全院职工将藉百年之力,承大爱之魂,秉承“同舟共济、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医院精神,坚守医泽申域、济世人间之心,怀揣普济众生之仁心妙术,在漫漫的医学征程中,不畏艰险、勇攀高峰;为把我院建设成为高水平、精品化、综合化医疗中心而不懈努力。
医疗医资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医院引进与培养了一批在国内外具有显著专业特色和学术地位的学科带头人,形成一批优势学科,如:复杂性骨肿瘤手术治疗,脊柱疾病微创手术;冠心病和房颤介入治疗;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复杂性璃璃体手术和综合治疗,角膜移植术,白内障摘除术,眼眶病与眼整形治疗;炎症性肠病的诊治,消化道肿瘤早期诊断与微创治疗;中医活血化瘀抗衰老研究;护理流程优化设计计专科护理建设;泌尿系疾病微创治疗;脑部肿瘤的外科手术,脑血管疾病的微创治疗;糖尿病强化治疗及甲状腺疾病的诊治;口腔修复、口腔正畸及种植牙技术;呼吸系疾病的介入诊断治疗;急危重症疾病一体化治疗及妇科肿瘤微创治疗等。
医疗设备
检验科:专业齐全,设备先进,拥有大型模块式全自动生化分析系统、全自动血细胞分析流水线、大型电化学发光分析仪、干式生化分析仪等大型设备。
超声医学科:本科室拥有数台世界顶尖级超声设备,包括GE E9, Siemens S2000, 百胜Twice, GE Voluson 730 Expert等高端仪器。配备腹部、浅表、腔内双平面、三维等具有不同功能的探头,能满足超声造影、弹性成像、三维超声、腔内超声等检查的需要。
放射科:科室拥有PHILIPS1.5T超导磁共振扫描机(MRI)、GE公司64排螺旋CT机、GE公司4排螺旋CT机、PHLIPS公司2排螺旋CT。意土利产的钼靶机、GE数字胃肠X光机4台DR和全院性PACS系统等高端设备。
眼科:配备了国内外一流的诊治设备与技术,覆盖整个眼前、后节:相千光曝底断层扫描、跟底血管造影、眼前节分折照相、最新多焦电生理、高速玻切机、超声乳化机、手术高清录像编辑、最佳性能手术显徽镜等大型设备。
特色专科
中医科: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中医科,前身为上海铁路中心医院中医科。在学科带头人国医大师颜德馨教授的带领下,于1992年成为铁道部中医技术中心,并被评为铁道部重点学科。1998年被评为上海市综合性医院示范性中医科。2002年被上海市卫生局授予中医心脑血管病临床医学中心。是同济大学中医内科学硕士点,上海中医药大学实习基地。本学科强化中医特色,努力营造“爱中医、学中医、用中医”的良好氛围,根据学术带头人颜德馨教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以气血学说为指导思想,逐步形成了中医药防治心脑血管病的一系列方案。对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脑梗塞、老年性痴呆分别进行了大量的临床观察,逐步掌握了发病的机理和有效的治疗方案,并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诊疗常规。优势特色:中医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稳定冠脉斑块、冠脉术后再狭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血管性痴呆精神行为障碍,以及心脑血管病康复等。专科水平由宏观向纵深发展,历年来承担“十一五”、“973”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十项余。另外在脾胃病、中医外科、针灸推拿领域也有明显的特色。
消化内科:是国家卫生部批准的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同济大学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点,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国家卫生部消化系疾病新药临床观察研究基地。担任同济大学医学院临床医疗一系(5、7、8年制)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内科消化病学教学工作,并承担苏州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南昌大学等合作院校的临床教学工作。科室设有四个亚学科:胃肠病区、肝脏病区、胆胰病区和消化内镜治疗中心,以及炎症性肠病特色专科、内镜治疗特色专科、消化疾病研究所。拥有先进齐全的消化内镜诊断和治疗设备。对消化系统常见病和疑难病的诊治,尤其是炎症性肠病、消化性溃疡、肝硬化、脂肪肝、急性胰腺炎、早期消化道肿瘤的内镜下治疗,以及胆道结石、胆管肿瘤的内镜下治疗等,在国内具有较高影响力。消化疾病研究所拥有大型科研设备,可开展血液学、肠道细菌学、免疫病理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学、动物实验等研究。研究方向主要包括炎症性肠病、消化道肿瘤的癌基因变异、肝纤维化、肝癌、急性胰腺炎等疾病的发病机制等。
视觉复明临床医学中心:视觉复明临床医学中心是同济大学硕士、博士点,由角膜白内障科、音光眼科、眼底病科、眼眶病与整形科、视光学科和眼科研究所组成。中心多位专家担任各类医学期刊审稿专家、国家自然科学资金评审专家、国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专家、上海市医学会眼科分会委员、上海市科委评审专家、美国ARVO、AAO会员等。
创伤急救中心:急诊危重病学科正式建立于2009年,由ICU、急诊病区(包括EICU、急诊病房)、急诊抢救室(包括急诊前台、抢救复苏室、观察室)等三大部分组成,承担了全院急、危重病人的救治工作。创伤急救中心擅长诊治临床各科急症、重症,尤其成人各种急症危重病的诊治,包括危重病人器官支持、重症感染治疗、临床营养、内环境紊乱救治等。本科室在以下病种的诊治、救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急性呼吸衰竭、心肺脑复苏、急性中毒、各种原因导致的休克、严重创伤、多发伤、急性颅¬脑创伤、急腹症、消化道大出血、溺水、电击伤、急性心力哀竭、严重心律失常、高血压危象、内分泌危象、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衡、急性脑血管病、重症哮喘等。尤其在急性呼吸衰竭呼吸支持、循环功能支持、严重创伤、重症感染、心肺脑复苏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优势。
骨科:十院骨科由戴勀戎院士及沈骏惠教授创建于上世纪50年代,是我国最早成立的骨科专业之一。总体水平居国内领先,国际先进,融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优势学科。目前同济十院骨科由创伤骨科、关节外科、关节镜外科、脊柱外科、骨与软组织肿瘤外科等亚学科组成,上海市急救创伤中心、同济大学骨与软组织肿瘤诊疗中心、同济十院脊柱微创中心就设在本科。十院骨科建有博士后流动站,是同济大学的博士及硕士学位授权点学科,是上海市首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也是上海市首批外科及骨科医师专科培训基地。
心血管内科:是医院重中之重的学科。主攻方向: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包括冠心病介入治疗、心建失常射频消融术、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房缺、室缺、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等):二尖辩成形术、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高血压诊疗等,其中心血管流行病学,冠心病的介入诊治及心脏病院前、院内急救无缝连接系统尤其具有特色。在学科带头人徐亚伟教授带领下,近5年来学科在冠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便死抢救、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治疗及心血管基础研究和流行病学取得重大成果,多次获上海市医学科技奖及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作为Pl单位主持VIS PMS、TOTAL、VIVE等大型国际、国内多中心临床试验。并于2014年3月在国内率先大规模开展于左心耳封堵术,仅半年的时间,左心耳封堵例数位居亚洲首位,为目前国内最大左心耳封堵中心。现十院心内科已形成集心脏病诊疗、教学、科研一体的全方位、综旨型、国际化的心内科。
地址
地址:上海市延长中路301号;邮编:200072
联系电话
电话:021-66300588;021-66303643
地理坐标
行车路线
地铁:一号线延长路站
公交:46路、210路、95路、108路、107路、512路、876路、114路、402路、741路、722路、849路、529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