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行动 > 健康快讯 > 得了肠胃炎后,不注意这几点,会加重病情!

得了肠胃炎后,不注意这几点,会加重病情!

2022-06-16  来源:

cht

肠胃炎是常见肠胃疾病之一,多发于青年与中年群体。

饮食习惯与生活作息的紊乱,可以说是诱发肠胃疾病的根源。

一旦患了肠胃炎,患者就会出现腹泻、呕吐、恶心、腹胀等一系列症状表现。

如果属于急性胃肠炎的话,还会出现发烧、头痛,甚至是水、电解质紊乱现象,对健康有着较大影响。

所以在日常生活当中,除了做好预防肠胃炎的工作以外,一旦患病必须及时治疗,还应该做好饮食方面的调整。

 

一、清淡饮食

出现慢性胃部疾病后,需要坚持清淡饮食的习惯,以减轻对胃部的刺激。

应不吃或少吃肥肉、油炸食物、肉汤及胆固醇较高的食物,选择用少油的烹调方式,如煮、蒸、炖等;

要选择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尽量选择纤维素含量少、易于消化的蔬菜和水果,少吃韭菜、芹菜等纤维素含量多且难消化的食物。

二、坚持规律饮食

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保持固定的就餐时间和进餐数量,能对患者胃肠功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并且坚持少量多餐。每餐进食量不宜太多,七分饱为宜。除正常三餐,可以考虑2~3次的加餐,比如两餐之间各安排一次加餐,以减少对消化道的刺激,减轻肠胃负担。

但需要注意,睡前两小时内尽量不再吃东西,否则容易导致胃酸反流。

三、注意细嚼慢咽

很多胃病患者都存在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如进食速度快,没有充分咀嚼。

而如果没有充分咀嚼食物,会导致食物在进入胃肠的时候没有成为食糜的状态,这就增加了胃肠的负担,就会出现消化不良的情况。

所以,建议慢性胃肠炎患者在进食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细嚼慢咽。

四、对症补充营养

慢性肠胃炎患者可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制剂。

比如慢性萎缩性胃炎,由于胃酸分泌减少,会影响维生素B12的摄入,从而诱发贫血,此时应该适时进食适量富含维生素B12的食物,或者外源性补充维生素。

五、注意饮食卫生

平时没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则容易使细菌滋生,并进入肠胃引发感染。

因而一定要做好清洁工作,尤其是进入口腔的食物,若是出现变质就绝对不要再吃,饭前便后更是要清洗手部,减少细菌感染的概率。

除了饮食调养,患有慢性肠胃炎的人还要注意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精神愉快可以缓解病情。因为精神抑郁或过度紧张、疲劳,容易造成幽门括约肌功能紊乱、胆汁反流而发生慢性胃炎。

总而言之,对于患有肠胃炎的人群来讲,除了以上五点之外,还应该避免饮酒、抽烟,更不要吃一些容易产气的食物。

烟酒对胃黏膜的刺激很大,尤其是酒精,80%是在胃内被吸收的,不利于胃黏膜的恢复,甚至会导致胃部充血或者发生糜烂等情况,所以患有肠胃疾病的患者一定不能抽烟喝酒。

每天还应该适当多补充一些温开水,对于胃肠道黏膜有着一定的保护作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