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快讯
为什么吃橘子会“上火”?
2021-12-27
来源: cht
最近,你买橘子吃了吗?
秋冬季,正是香甜的橘子大量上市的好时节。橘子有着剥皮方便、酸甜可口的特点,维生素C也含量丰富,让许多人爱不释手。
可是,吃完橘子后,有些人会发现自己“上火”了。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为何多吃橘子会“上火”
其实,“上火”是一个难以定义的概念。一般提到“上火”,往往是对一类身体感受的归纳总结,例如牙龈红肿、嘴巴溃疡等,但它并不是一种与疾病对应的具体症状。
吃完橘子可能产生诸多不适,真正的原因其实是橘子中的糖分含量高。橘子的含糖量可达10%,口感更甜的橘子糖分也更高。如果大量食用橘子,便会随之摄入大量糖分。
摄入高糖分,嗓子容易发干发涩。对于敏感人群,还可因橘子中的果酸而感到牙龈和胃部产生不适。
吃完高糖分的橘子后,若未及时清洁口腔,剩余的食物残渣、糖分便很容易造成口腔内的细菌滋生,引发炎症,初期表现可能为牙龈发炎,主要特征就是牙龈红肿、容易出血、产生胀痛感等。
这,便是吃橘子“上火”的真相。
如何防止吃橘子产生不适
就算可能产生不适,但是橘子还是要吃的。那么,有没有方法可以减少不适的发生呢?
答案是:有!
由于橘子中糖分太多,容易使得口腔内滋生细菌,引起炎症。因此,有两种办法可以解决问题。
少吃橘子
少吃几个橘子,从源头减少口腔中食物残渣与糖分,自然会减少细菌的滋生,和炎症say bye-bye。
另外,糖分摄入过多,也会增加能量摄入,并非吃水果就不长胖哟~
根据我国膳食指南的推荐,普通成人每日摄入水果量为200g~350g,约等于两三个中等大小的橘子。因此每天最好不要超过这个量。
当然了,如果实在喜欢橘子,多吃一两个也可以。但是,要相应地减少其他主食的摄入,以控制食物摄入的总热量。
及时清理口腔
前文提到,牙龈红肿、嘴巴溃疡、口腔炎症被认为是“上火”的症状。因此,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另一个关键就是保持口腔的清洁卫生。
在吃完橘子后,及时使用牙线等清理牙缝中的果肉残渣,且要及时使用清水漱口,这样一来,减少口腔中的食物残渣与糖分残留,细菌就难以滋生,自然不会“上火”啦~
对于其他常被认为容易“上火”的水果而言,也是同理。那些水果往往含有大量糖分,为细菌滋生提供大量养分。因此,只要做好口腔清洁,一般就不会有“上火”的水果了。
结语
吃橘子“上火”怎么办?做好口腔清洁预防它!
其实,橘子拥有丰富的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尝起来又十分可口,实属秋冬季最佳果品之一。因此,我们也不必因害怕“上火”而不吃橘子。
只要适当控制吃橘子的量,并且做好口腔的清洁工作,吃橘子也不必过于担忧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