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快讯
寒冷的冬日里,适当赖床也有益于身体健康!
2022-03-21
来源: cht
冬至以后的清晨
闹钟一响
第一反应摁掉闹钟
裹紧被子
不想从暖暖的被窝里钻出来
再赖会儿床
人们通常认为赖床可能导致肥胖,破坏人体的生物钟和内分泌平衡,并且也容易影响胃肠道的消化功能。
不过,适当的“赖床”其实也是一个好习惯,最新的研究表明:每天早起后赖床5分钟,对人体的肌肉和大脑都有所裨益。
但冬天想要赖床也不是件丢脸的事儿。
其实,这也是有科学依据的。
美国西北大学的MarcoGallio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在《影响因子》上发表题为《果蝇绝对低温编码电路》的文章,其中就为我们的赖床行为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借口解释。
这一研究中,科学家们在果蝇的触角中发现了三种感知环境绝对温度的神经元。
当环境温度低于果蝇的舒适温度(25℃)时,这些神经元就会发出“现在外面冷得很,不适合起床”的信号,传递到脑部这个控制睡眠节律的中枢。
研究者认为,果蝇作为一种低等的变温动物,有这种对于环境温度极其敏感的调控机制是顺理成章的。
也就是说,冬天室内外温度降低了,身体处于迷糊不活跃状态,也就将大大增加赖床的可能性。
赖床几分钟,对心血管有益
人体经过一夜的睡眠之后,全身的肌肉和韧带大都处于松弛状态,各个器官也都是懒洋洋的。如果一觉醒来马上起身,立即从卧姿改为坐姿,甚至突然下床走动,那是非常危险的。
冬季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期,特别是凌晨至清晨,人体在睡眠时,心跳会变慢,血流速度会变慢,将近清晨时血压会升高,如果起床时过于猛烈,人体的血液供应跟不上你起床的节奏,有可能造成体位性低血压、晕厥、心慌等,严重者可能造成主动脉夹层或者肺栓塞等情况,此时也很容易跌倒,甚至造成脑溢血或头颅撞伤,患有腰腿痛、颈椎或腰椎骨质增生的病人则容易出现疼痛加剧等状况。
起床后最好在被窝里赖上五分钟,不但可以让尚处在松弛状态的肌肉有个缓冲的时间,使正在休息的血液逐渐清醒,由缓慢流淌回到正常流速上来,还能调节精神状态,让大脑从睡梦中逐渐清醒过来。
赖床也不要过“度”
赖床虽好,但不宜时间过长,否则会使人在床上漫无目的地胡思乱想,起床后大脑也是昏沉沉的,这是因为赖床时的用脑消耗了大量的氧,以致脑组织出现暂时性的“缺氧”。
如果平日生活较规律,逢节假日贪睡,就可能扰乱体内生物钟,使脑垂体分泌的激素水平出现异常波动。结果白天激素水平上不去,夜间激素水平下不来,使大脑兴奋与抑制失调,造成晚上夜不能寐,白天却心绪不宁、疲惫不堪的失衡现象。
另外清晨 7 时,腹中已经基本消化完头天的晚餐。此刻,大脑会发出饥饿信息,这时如果还赖床不起,势必打乱胃肠功能的规律。久之,胃肠黏膜遭到损伤,很容易诱发胃炎、溃疡病及消化不良等病症。
六招让你冬季血压平稳
冬季,对高血压患者来说是个“坎儿” 。
研究表明,冬季人体的平均收缩压比夏季高12毫米汞柱,平均舒张压比夏季高6毫米汞柱,且气温每下降1℃,收缩压上升1.3毫米汞柱,舒张压上升0.6毫米汞柱 。同时,冬季的血压波动也明显大于夏季 。
血压波动性增大带来的最主要危险就是并发症发病增多,比如脑出血、缺血性脑卒中、心肌梗死和急性左心衰等。
在寒冷的冬季,如果高血压患者又处于疲劳、紧张、激动的状态,就会使血压更高,增加不良后果的发生风险。
因此,在冬季来临时,高血压患者要特别注意加强保健。
1.增加血压自测
在冬季,高血压患者应增加血压自测,发现异常及时就医,切勿自行调整药物剂量和药物种类。
2.防寒保暖
患者要根据天气变化及时添加衣服,预防感冒。
在寒潮过境的大风雨雪天尽量不要出门,以避免寒冷刺激。若必须出门办事,应采取保护措施,戴好帽子、围巾、手套、口罩等。
居室应保持空气新鲜和合适的温度、湿度,不管是采用暖气还是空调,均以室温18~26℃、湿度55%为宜。
3.健康饮食
多吃鱼类,少吃或不吃红肉 红肉,如猪肉、牛肉、羊肉,含有较高的胆固醇及饱和脂肪酸,而鱼类,特别是深海鱼类,则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
饱和脂肪酸是一种与动脉粥样硬化直接相关的脂肪成分,大量进食会增加人体内胆固醇的合成;而不饱和脂肪酸则具有降低心脑血管病风险的作用。
慎饮咖啡研究表明,初次喝咖啡可使血压上升11/5毫米汞柱,并持续3小时左右,还会使精神兴奋;经常喝咖啡的人虽然表现为精神兴奋,但血压不升高。
因此,对高血压患者而言,是否喝咖啡需因人而异。如果平时有常饮咖啡的习惯,冬天仍然可以喝点咖啡来驱寒、提神,但最好避免喝很浓的咖啡,且不要加咖啡伴侣,因咖啡伴侣有升高血糖的风险。
喝适量白开水或淡茶水 茶叶中的茶多酚能促进维生素C吸收,尼克酸可维持血管的正常通透性,茶碱有扩张血管及利尿的作用,因此,饮茶有轻度的降压作用。
但要注意的是,茶叶中的咖啡因和茶碱对心血管均有一定兴奋作用,因而高血压患者喝茶不宜浓。
要提醒高血压患者的是,即使不口渴也要坚持每天饮适量白开水或淡茶水,以稀释、清洁血液,保证血流通畅,减少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
4.坚持适度运动
合理运动有利于血压控制和减少并发症。
在冬季,高血压患者可根据自己的体质状况、血压高低来掌握运动量,以自我感到舒适为度。
需要提醒的是,有晨练习惯的高血压患者,冬天的早晨出门锻炼要等到太阳升起来后,而且运动量要比夏天小。
5.提防情绪波动和过度疲劳
极度愤怒或紧张都可诱发心肌梗死和脑卒中,因此,高血压病患者要保持乐观愉快的心情,切忌狂喜暴怒、忧郁、悲伤、恐惧和受惊。
还要谨防过度疲劳,因为疲劳会使心脏负担加重,导致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6.坚持药物治疗
冬季是脑中风和心肌梗死的高发季节,坚持有效降压的同时也要预防因服药不当而诱发脑中风。
具体地说,高血压患者用药须做到“三要三不要”:
一要遵医嘱,坚持规律用药;
二要用药达标,将血压维持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
三要关注和熟知所用药物的不良反应,一旦发生便及时咨询医生;
如果采用的降压药物控制住血压,不要随意更换;
不要盲目相信“根治、偏方”等蛊惑性言词;
不要因血压降下来了,就突然停药,以免出现血压反跳而发生高血压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