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快讯
嗅觉失灵非小事,或是疾病发信号
2022-05-17
来源: cht
鼻子除了具有呼吸通气、发声共鸣的功能,同时还具有嗅觉功能。
嗅觉对于一个人来说非常重要。
人的嗅觉可辨别成千上万种气味,但也会受到如温度、年龄、环境等很多因素的影响:温度低嗅觉灵敏度较高,所以人在冬季比夏季嗅觉要灵敏些;年轻人的嗅觉比老年人的嗅觉灵敏;如果长时间接触某一种气味,就会形成嗅觉的适应性,正所谓“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但嗅觉也会有失灵的时候。
嗅觉失灵虽并不会危及生命,除了不能感受到各种香味,且因很大部分的味觉也受嗅觉影响,所以他们面对美味佳肴时也常会感到“食不知味”。
但是,最关键的是嗅觉失灵还可能是一些疾病的信号。
嗅觉减退
是帕金森病早期的典型表现
嗅觉减退是帕金森病的早期典型表现,而且嗅觉减退症状一般出现在运动症状发作前的3~5年。
在临床上,有超过90%的帕金森病患者都存在嗅觉减退的症状。也正是这一原因,国际运动障碍协会发布的最新《帕金森病临床诊断标准》将嗅觉减退列为确诊帕金森病的支持标准之一。
日常生活中,如果发现中老年人有嗅觉减退的现象,尤其是伴有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或肌强直等,应该尽早到当地医院的帕金森专病门诊就医,争取在疾病早期就明确诊断。
嗅觉失灵
也可能是这些病的发病信号
嗅觉失灵除了是帕金森病的早期症状之外,也可能是其他一些疾病的发病信号,譬如鼻部疾病、中枢神经疾病、病毒感染等。
鼻部疾病与嗅觉障碍的关系非常密切,常见于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等相关疾病。究其原因,是鼻腔黏膜水肿、鼻息肉导致气道堵塞,造成传导性嗅觉障碍;同时,长期慢性的炎症也会对嗅觉神经上皮造成损伤,影响患者嗅觉。
患有中枢神经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颅内肿瘤等的患者,神经功能的衰弱可能会造成嗅觉神经萎缩,进而嗅觉减退。
相比而言,病毒感染类的嗅觉失灵更容易治疗一些。
它们多以短暂性嗅觉障碍为常见症状,如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时,造成鼻腔黏膜肿胀、流涕、充血等,阻塞鼻腔气道,嗅觉减退。通常随着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的好转,患者的嗅觉也会慢慢恢复正常。
嗅觉失灵表面上看并不会给人造成特别大的困扰,但绝不是不值一提的小事儿,一定要引起重视,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