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行动 > 健康快讯 > 眼皮“一直跳”,发财?受灾?更要小心面肌痉挛

眼皮“一直跳”,发财?受灾?更要小心面肌痉挛

2021-11-23  来源:

cht

俗话说“左眼跳财,右眼跳灾”,但事实上,眼皮跳多半与休息不好或紧张情绪相关,通常持续时间较短,可自行恢复,无关吉凶。但如果一直跳,不能缓解,这就有可能是患上了一种常见的周围神经疾病——面肌痉挛。

 

什么是面肌痉挛

面肌痉挛(facial spasm,FS)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缓慢进展的周围神经疾病。主要以一侧面部肌肉阵发性的不自主的抽搐为特点,多局限于单侧,故又称为半面痉挛。

面肌痉挛在情绪激动或紧张时症状会进一步加重,但是查体无其他神经系统病变。

面肌痉挛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一侧面部肌肉阵发性、节律性抽搐、痉挛或强直,很少双侧受累,神经系统检查无其他异常,在情绪激动或紧张时加重,严重时可出现睁眼困难、口角歪斜以及耳鸣或耳内搏动样杂音。

 

面肌痉挛的病因

面肌痉挛病因比较明确,大多数(80%~90%)患者往往是由于颅内面神经从脑干发出的区域受到了责任血管的压迫,随着血管长时间的压迫和摩擦,导致面神经损伤,面神经异常放电,最终面肌不自主地阵发性抽搐。

其他因素还有面瘫后遗症、面神经损伤后遗症、脑部占位性病变如桥小脑角区的肿瘤、动脉瘤、小脑血管畸形等,也可以导致面部的不典型的阵发性抽搐发作,但是这些症状与典型的面肌痉挛症状不一样,而且治疗效果差。

 

除此之外,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创伤等也是增加患病的因素。

1.不良生活习惯:睡眠时经常暴露于寒冷环境中,如空调温度设置过低,风扇对着头吹等。

2.不良饮食习惯:吃过热过冷、刺激性大的食物,只吃肉不吃主食等。

3.创伤:如中毒、神经受损等,可导致面肌痉挛。

 

如何治疗面肌痉挛

面肌痉挛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较为局限,除微血管减压术外难以获得根治效果。

药物治疗

包括卡马西平(得理多)、奥卡西平以及安定等,以卡马西平最为常用,效果相对较好,早期可减轻部分病人面肌抽搐症状,但治疗效果有限,且副作用大,使用一段时间后药物作用逐渐减弱乃至无效。

肉毒素注射

多数病人对初次注射肉毒素有效,可缓解约3~4个月,可再次注射,但疗效逐渐减退。

主要应用于不能耐受手术、拒绝手术、手术失败或术后复发、药物治疗无效或药物过敏的成年病人。

当出现疗效下降或严重不良反应时应慎用。过敏性体质者及对本品过敏者禁止使用。

显微血管减压术(MVD)

针对病因治疗,是唯一的根治性治疗选择。通过外科手术将导致面肌痉挛的血管推移离开面神经而达到根治目的。

 

如何预防面肌痉挛

预防面肌痉挛,可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下述事项:

1.避免身体过度劳累。

2.避免精神上压力过大,不要过度紧张和焦虑,要保持心情愉悦和放松的状态。

3.注意保暖和面部的防寒。

4.饮食清淡,禁烟禁酒。

5.坚持锻炼身体,但也不要过度锻炼。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