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快讯
得了巴雷特食管,一定会癌变吗?
2021-11-23
来源: cht
现代人的肠胃,时常受到多种刺激,难免出现一些胃食管反流之类的毛病。然而,有些长期患有胃食管反流的朋友,在检查报告上看到了一个特别的诊断“Barrett食管”,心中不由升起一个疑问:这代表什么意思呢?
上网一查,发现居然是癌前病变,许多朋友便忍不住担心起来:得了这个Barrett食管,究竟有什么后果?真的会变成癌症吗?
01
巴雷特食管是什么
由英国人Barrett首先报道而得名的Barrett食管,中文名为“巴雷特食管”,可简写为BE,指的是一种食管下段的复层鳞状上皮被单层柱状上皮覆盖的病理学现象。
巴雷特食管是食管炎的一种,早期可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胃食管反流症及相应的并发症,常见症状为泛酸、胃灼热,还可出现胸骨后疼痛及上腹痛等。
关于巴雷特食管的病因,至今仍未明确。有研究认为,这是一种先天性发育障碍,也有人认为它是一种获得性疾病,且与胃食管反流性疾病有关:由于食管的下段长期暴露于酸性溶液、胃酶及胆汁之中,食管黏膜因此发生炎症、遭到破坏,从而导致食管原本的鳞状上皮逐渐被耐酸的柱状上皮所替代。
02
巴雷特食管会癌变吗
作为食管腺癌的主要癌前病变,巴雷特食管与食管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有报道显示,在食管腺癌中,80%发生在巴雷特食管的基础上。
但是,癌前病变与癌症并非等同,只是与其他疾病相比,癌变风险更高。因此,巴雷特食管并非一定会癌变。
对于巴雷特食管的诊断,主要是依据胃镜检查和食管黏膜活检。如果检测出患有巴雷特食管,可以定期复查内镜,以预防肿瘤发生,或者尽量在早期进行治疗。
03
巴雷特食管如何应对
根据巴雷特食管的病理状况,可评价其病变类型及异型增生的程度,选用合适的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内镜治疗、抗反流手术等。
巴雷特食管的治疗原则,是控制胃食管反流、消除症状、预防和治疗并发症(包括异型增生及早期癌变)。
尽管存在发展为食管腺癌的风险,但是并非所有的巴雷特食管都会癌变。因此,对于患者而言,不必过度紧张,要遵照医嘱进行治疗。患者可采取以下措施,改善生活方式,从而控制病情:
进食
●少食多餐。减轻胃膨胀,减少食物的残留。
● 进食后,慢走或者端坐30分钟左右,从而促进胃的排空。
● 进食之后,避免低头、弯腰、下蹲、举重物等。
饮食
● 严格戒烟戒酒。
● 避免食用巧克力、咖啡、浓茶等。
● 忌食葱、蒜、辣椒等刺激食管黏膜的辛辣食物。
生活
● 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
● 保持良好的心态。
● 睡前3~4小时不要进食。
● 若晚上易泛酸,最好在睡眠时将床头抬高10~20厘米。
预防
● 定期复查。如果有特殊症状,应当及时就诊。
● 必要时,还应配合药物治疗。
结语
巴雷特食管,不用太担心。
养成好习惯,自会帮助您。
尽管巴雷特食管易增加食管腺癌的风险,但是,只要我们听医生的话,配合治疗,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与饮食习惯,还是可以控制病情的。因此,不用过于忧心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