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就诊指南 > 常见疾病 > 新生儿呕吐

新生儿呕吐

概述

新生儿呕吐是指胃内容物和一部分小肠内容物在消化道内逆行而上自口腔排出的反射性动作,是消化道机能障碍的一种表现。典型的呕吐动作有三个步骤:①蠕动自胃体开始向下传导停留于胃角切迹处,在该处产生强烈的收缩,胃内容物不能向下推进;②会厌关闭软腭上提,使咽部与气管和鼻腔的通道隔开;③贲门开放,食管松弛膈肌固定在深吸气的位置,腹肌突然收缩,胃内容物被挤压通过食管排出新生儿的呕吐动作不如成人或儿童典型。为生后即吐,喂奶后呕吐加重为非喷射性呕吐。呕吐物为泡沫黏液样,含血液者则为咖啡色液体多于生后1~2天内,将吞入的羊水及产道内容物吐尽后,呕吐即消失如无其他并发症,小儿一般情况正常,不伴有发绀和呛咳轻者不需特殊处理,重者用1%碳酸氢钠洗胃1~2次即可痊愈。
  

病因

具体来说,造成新生儿呕吐的原因有很多,可简单分为两大类:
  1.肠胃型呕吐
  最常见的是病毒性胃炎、肠胃炎以及便秘;其次是胃食管逆流、消化性溃疡、盲肠炎、肝炎、胆管炎、先天性幽门狭窄、肠道阻塞、喂食过量、食物中毒等;某些药物也可能引起呕吐。
  2.肠胃型感冒
  如果新生儿被医师诊断为肠胃型感冒,那么家长就不用过度担心。只要注意几个重要的照顾原则,就能快速减轻呕吐、腹泻等症状。
  如果新生儿在未断奶之前罹患肠胃型感冒,并且出现腹泻,那么一般将原来的配方奶浓度稀释到1/4~1/2,或使用特殊的止泻奶粉(该奶粉无需稀释,在生产环节就已将乳糖去除),并停止一切辅食的摄取。
  3.非肠胃型呕吐
  最常见的是一般感冒、咽喉炎所引起的呕吐;其次是支气管炎或肺炎引起剧烈咳嗽、脑膜炎或脑压上升等脑部病变;甚至于糖尿病等代谢因素、晕车及心理因素等,也都有可能造成呕吐。
  4.溢奶
  溢奶是指食管或胃中的东西不自主地从嘴巴里流出,当新生儿在打嗝排气时,或是当新生儿处在熟睡状态时,最容易发生溢奶。一般来说,未满1周岁的正常婴儿都会有轻微的溢奶现象,这是因为生理性的食管下括约肌闭锁不全所造成,大多在5~6个月时逐渐减轻,到1岁或1岁半时则基本完全消失。
  

症状

1.溢乳
  大部分孩子在新生儿期都或多或少地了出现过溢乳,溢乳不属于真正的呕吐,不具有呕吐时神经肌肉参与的一系列兴奋反射过程。溢乳在出后不久即可出现,主要表现为喂奶后即有1~2口乳水反流入口腔或吐出,喂奶后改变体位也容易引起溢乳。溢出的成分主要为白色奶水,如果奶水在胃内停留时间较长,可以含有乳凝块。溢乳不影响新生儿的生长发育,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减少,生后6个月左右消失。
  2.吞咽动作不协调
  也不属于真正的呕吐。主要见于早产儿,或见于有颅脑和颅神经病变的患儿,是咽部神经肌肉功能障碍,吞咽动作不协调所致,表现为经常有分泌物在咽部潴留,吞咽时部分乳汁进入食管,部分从鼻腔和口腔流出,部分流入呼吸道,引起新生儿肺炎。
  3.喂养不当
  约占新生儿呕吐的1/4。喂奶次数过频、喂奶量过多;乳头孔过大或过小、乳头下陷,致使吸入大量生产空气;奶头放入口腔过多,刺激了咽部;牛奶太热或太凉,奶方变更和浓度不合适;喂奶病后剧烈哭闹,奶后过多过早地翻动小儿等,都容易引起新生儿呕吐。呕吐可以时轻时重,并非每次奶后都吐。呕吐物为奶水或奶块,不含胆汁。
  4.咽下综合征
  约占新生儿呕吐的1/6。正常情况下,胎龄四个月时消化道已经完全形成,胎儿吞咽羊水到胃肠道,对胎儿胃黏膜没有明显的刺激。在分娩过程中,如有过期产、难产、宫内窘迫或窒息,胎儿吞入过多的羊水、污染的羊水、产道中的分泌物或血液,可以刺激胃黏膜引起呕吐。呕吐可以表现为生后即吐,喂奶后呕吐加重,为非喷射性呕吐。呕吐物为泡沫黏液样,含血液者则为咖啡色液体。多于生后1~2天内,将吞入的羊水及产道内容物吐尽后,呕吐即消失。
  5.胃内出血
  新生儿出血症、应激性消化道溃疡、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引起的胃肠道出血时,血液刺激胃黏膜可以引起新生儿呕吐。
  6.药物作用
  苦味药物可以刺激胃黏膜引起新生儿呕吐,如某些中药制剂。有些药物如红霉素、氯霉素、二性霉素B、吐根糖浆、氯化钙等本身就可以引起呕吐,一般停用后自然缓解。
  7.感染
  胃肠道内的几乎所有感染都可以引起新生儿肠炎,呕吐为新生儿肠炎的早期症状,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少数含有胆汁。随后出现腹泻,容易合并水、电解质紊乱。经治疗后呕吐多先消失。
  胃肠道外感染引起的呕吐也很常见,凡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脐炎,皮肤、黏膜、软组织感染,心肌炎,脑膜炎,泌尿系统感染和败血症等都可以引起呕吐。呕吐轻重不等,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一般无胆汁,感染被控制后呕吐即消失。
  8.新生儿肝炎
  新生儿肝炎起病常缓慢而隐匿,部分患儿在新生儿期表现为黄疸、发热、肝大、呕吐、食欲低下、体重不增等,有的患儿仅表现为呕吐,但其中少数患儿可以发展为严重的慢性肝脏疾病。个别患儿症状严重,重症黄疸、大便呈陶土色、肝脾肿大、腹水、甚至发生大出血、肝昏迷等。
  9.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目前认为感染在本病发病过程中起主要作用。多见于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以腹胀、腹泻、呕吐和便血为主要表现,感染中毒症状严重,重者常并发败血症、休克、腹膜炎、肠穿孔等。X线平片检查可见肠道普遍胀气、肠管外形僵硬、肠壁囊样积气、门静脉积气等特征征象。
  10.胃食管反流
  很多新生儿都出现过反流现象,但有明显征象的占1/300~1/1000,其原因可能与食管神经肌肉发育不全有关,有时和食管裂孔疝并存。90%以上的患儿生后第一周内即可出现呕吐,常在平卧时发生,呕吐物为乳汁,不含胆汁,呕吐物内可混有血液。
  11.贲门失弛缓
  多发生在青春期和成人,4岁前儿童仅占5%以下。表现为间歇性吞咽困难,喂奶后可有乳汁溢出,体重增长缓慢。钡餐透视下可见食管扩张,贲门狭小,食管无或少蠕动波,食管内有时可见液平,胃内少或无气体。
  12.幽门痉挛
  为幽门的暂时性功能失调所致。多在生后一周内发病,呈间歇性喷射性呕吐,并非每次奶后都吐。呕吐物为奶水,可有奶块,不含胆汁。对全身营养影响较小。查体较少见到胃型和蠕动液,触诊摸不到增大的幽门括约肌。
  13.胎粪性便秘
  正常新生儿98%在生后48小时内排胎粪,如生后数日内不排便或排便很少,就会引起烦躁不安、腹胀、拒奶和呕吐,呕吐物含有胆汁。全腹膨隆,有时可见肠型,可触及到干硬的粪块,肠鸣音活跃。腹部X线片全腹肠管扩张,可见液平和颗粒状胎粪影。
  14.新生儿便秘
  多为肠道蠕动功能不良所致。少数新生儿3~5天才排便一次,以牛奶喂养儿多见。便秘时间延长,则出现腹胀和呕吐,呕吐特点与胎粪性便秘相似,通便后症状解除,不久后又出现,大多数于满月后自然缓解。
  15.颅内压升高
  新生儿较多见,新生儿颅内出血、颅内血肿、缺氧缺血性脑病、各种感染引起的脑膜炎、脑炎等,均可以引起颅内压增高。颅内压增高时的呕吐呈喷射状,呕吐物为乳汁或乳块,一般不含胆汁,有时带咖啡色血样物。患儿往往伴有烦躁不安或嗜睡、昏迷、尖叫、前囱饱满、颅缝开裂等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诊断

1.体格检查
  对每一个呕吐的新生儿都应该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观察有无全身感染的体征,神经系统疾病的征象和代谢性疾病的迹象,重点应注意腹部和神经系统体征。
  2.辅助检查
  (1)鼻胃管检  查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检查上消化道畸形的方法。当遇到母亲羊水过多,或出生后短期内婴儿出现口吐螃蟹样泡沫时,应该在产房内下鼻胃管检查,正常时鼻胃管能够顺利进入胃内,并抽出少量液体,如鼻胃管下降受阻或从口腔或鼻腔内折返回来,提示食管闭锁。
  (2)X线检查  ①腹部透视和摄片腹部透视和摄片  是新生儿呕吐时最常用的诊断方法,为了更好地观察胀气的肠曲和液平,应该采用立位透视和摄片,也可以采用侧位水平投照法摄片。②钡餐或钡灌肠检查  可以观察食管、胃和肠道的形态和功能,对消化道的诊断有重要价值,疑有胃肠道完全性梗阻或穿孔的新生儿,禁用钡剂造影,疑有食管闭锁或食管气管瘘者可用水溶性碘剂造影,并于造影后及时将造影剂吸出。③超声检查  对腹水的探查、腹部肿物部位和性质的诊断、腹腔内游离气体的存在等,都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胆总管囊肿、肾上腺皮质增生症、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疾病的诊断方面都优于X线检查。现在,肥大性幽门狭窄的超声检查已经基本取代了钡餐检查。超声检查不仅可以观察到胃肠道的某些改变,而且能直接观察肝胆系统、泌尿系统、循环系统等改变及其对消化道的影响,对呕吐病因的诊断有很大帮助。④胃镜  新生儿常需在全身麻醉下进行,临床应用较少。胃镜检查可以对黏膜充血、出血、水肿、溃疡、瘢痕、肿瘤和先天畸形等情况进行直接的观察,对某些食管、胃部疾病具有确诊意义。
  五诊断
  新生儿全身各系统疾病均可出现呕吐症状,对呕吐的病因诊断须密切结合病史、母亲的孕产史、喂养史,仔细的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以及密切观察呕吐的情况,加以全面分析,才能得出明确的诊断。
  

治疗

治疗本病宜查明病因,针对不同的原因给予不同的处理,辨证求本,注意喂养加强护理,和胃降逆,标本兼治。生理性呕吐,不需要特殊治疗,只需合理喂养和加强护理,随着新生儿月龄的增长和胃肠功能逐渐完善就会慢慢好转。
  

预防

1.合理喂养
  争取母乳喂养,以正确方法喂养。人工喂养避免一次喂奶过多,或吞咽过快、过多吞入空气等,喂奶完毕后拍背,排出吞入的空气,头高侧卧,以防吐奶。
  2.防止感染
  做好新生儿的皮肤黏膜脐部的护理,防止呼吸道、泌尿道、消化道,神经系统的感染和败血症等。
  3.积极治疗原发性疾病
  根据原发疾病的病因不同,积极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病情迁延而影响小儿正常发育,甚至引起并发症。
  



分享到:
(更新时间: 2015-06-16 本信息由百科名医网科普专家团队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