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就诊指南 > 常见疾病 > 脉络膜新生血管化

脉络膜新生血管化

  别名:脉络膜新血管生成

概述

脉络膜新生血管又称视网膜下新生血管,是来自脉络膜毛细血管的增殖血管,通过Bruch膜的裂口而扩展,于Bruch膜与视网膜色素上皮之间、或神经视网膜与视网膜色素上皮之间、或位于视网膜色素上皮与脉络膜之间增殖,它较多见于黄斑部,因而严重地损害中心视力。本症极为常见,目前已成为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早期发现和及时处理,在临床上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早在1876年,Sattle在正常成人眼的组织学检查中,就曾注意到有一半的人,视网膜的周边部与Bruch膜之间有新生血管。Reichling等(1937)已证实在眼底的周边部常常出现这类毛细血管网。Fried-man (1963)等用酶消化技术,发现新生血管出现在锯齿缘区域的Bruch膜和视网膜色素上皮之间,常见于成人眼,且特别常见于60岁以上者。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技术问世以来,临床上对其认识不断深入,特别是对黄斑下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已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病因

1.变性疾病老年黄斑变性、变性近视、视盘玻璃膜疣和眼底血管样条纹等。
   2.遗传性黄斑变性Best病、Stargardt病、黄色斑点视网膜变性、遗传性原发性玻璃膜疣及成人型黄斑区色素上皮萎缩等。
   3.炎症性疾病拟眼部组织细胞浆菌病综合征、弓形虫病、匍行性脉络膜炎、风疹性视网膜病变、结节病、急性后极部多发性鳞状色素上皮病变、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病(Rieger型)、原田病和Beheet病等。
   4.肿瘤脉络膜色素痣、脉络膜骨瘤、脉络膜血管瘤、脉络膜黑色素瘤、脉络膜转移癌、视网膜和色素上皮错构瘤等。
   5.损伤脉络膜破裂、氩激光治疗或视网膜冷凝损伤后的晚期并发症等。
   6.特发性原因不明。
  

症状

视网膜下新生血管出现的早期,可无自觉症状。随着其逐渐扩大,渗漏和破裂出血,可致视力减退,视物变形,出现中心或旁中心暗点。症状反复发作者,黄斑部受到严重破坏,可造成永久性视力障碍。其确切诊断主要靠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近年来的吲哚青绿血管造影检查加深了对其认识和检出率。

诊断

本病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可诊断。



分享到:
(更新时间: 2014-05-28 本信息由百科名医网科普专家团队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