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就诊指南 > 常见疾病 > 结肠憩室病

结肠憩室病

  别名:慢性憩室病

概述

结肠憩室(diverticulum of the colon)是指结肠黏膜经肠壁肌层缺损处向外形成囊状突出的病理结构,多个憩室的存在则称之为结肠憩室病(diverticular disease of colon)。
   本病75%为单纯型,无并发症;少数患者有腹部不适、胀痛和排便习惯改变等。大约10%~25%的病人可发生感染、出血、穿孔、内瘘、腹膜炎、脓肿及梗阻等。最近研究显示,结肠憩室病是发生乙状结肠和左半结肠腺癌的危险因素之一。

病因

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相关的因素有:
   1.肠壁缺陷、肠腔内高压状态、肠壁张力降低。
   2.肠肌肥厚,肠肌运动过度。
   3.肠动力学调节障碍。
   4.肠非推进性收缩,分节运动的异常。
   5.低纤维饮食。

症状

无并发症的结肠憩室很少有症状,80%~85%的结肠憩室为亚临床型,多终身无症状。仅10%患者有腹部不适、间歇性的左下腹痛,疼痛多在进食后加重,排气排便后部分或完全缓解;此外还有腹胀、消化不良或排便习惯改变。体检常无特殊阳性体征,可有腹部压痛,偶可扪及肠襻。憩室的症状虽不严重,但其并发症常可危及患者生命,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病死率为0.01%。

并发症

憩室炎和憩室出血是最常见的并发症。
   1.憩室炎:起病隐袭或较急,轻重不等,有急、慢性、复发性之分。主要症状是腹痛,常合并恶心、呕吐、腹胀、便秘,可有黏液便、里急后重、寒战及高热。体检常有压痛,有时可触及绳索样块物,固定的索样块提示有憩室周围炎。
   2.憩室出血:约10%~30%的患者可合并出血,尤以右半结肠憩室多见。轻者仅为大便隐血,重者出血可致休克,80%的出血可自行停止,出血复发率为20%~25%。大出血多见于老年又有高血压和血管硬化的患者。出血常起因于憩室口黏膜下或憩室旁动脉受损。
   3.憩室穿孔和脓肿:憩室穿孔的临床表现和严重性取决于穿孔引起污染的程度和感染是否局限化。微小穿孔引起结肠壁或结肠周围局限性炎症;较大的憩室穿孔则引起广泛的细菌感染性脓肿和弥漫性腹膜炎;微小或孤立性的穿孔持续感染可致慢性憩室炎,其表现初为结肠纤维性狭窄,后发展为肠梗阻。
   4.瘘管形成:发生于急性憩室炎、结肠周围脓肿、憩室穿孔或亚急性肠梗阻后,在结肠与小肠、子宫、阴道及膀胱之间形成内瘘,或于肠壁之间形成外瘘。
   5.肠梗阻:粪石嵌顿于急性憩室炎时狭窄的肠腔内,引起完全性或部分性肠梗阻;反复炎症发作引起纤维化,最后可致肠管狭窄及慢性肠梗阻。

诊断

诊断依据:本病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诊断主要依靠结肠镜、x线钡剂造影、CT及超声检查。
  



分享到:
(更新时间: 2014-05-28 本信息由百科名医网科普专家团队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