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就诊指南 > 常见疾病 > 胸廓出口综合征

胸廓出口综合征

  别名:胸廓出口神经血管综合征

概述

胸廓出口综合征是指胸廓上口的锁骨下血管和臂丛神经受压。此前常以病因命名,如前斜角肌综合征、肋锁骨综合征、过度外展综合征、颈肋综合征、第一胸肋综合征等。所有这些综合征表现都相似,但产生压迫的机制常难以确定。然而,第一肋骨似乎与大多数因压迫因素而手术的综合征有关。

病因

多种因素可造成胸廓出口处的神经血管受压。Rosati和Lord认为,最基本的原因是解剖变异。包括先天性、创伤性和动脉粥样硬化。骨骼异常占30%,如颈肋、第一肋骨分叉、第一肋骨和二肋骨融合、锁骨畸形或胸廓成形术后。
   颈腋管结构的病理变化使正常的血流动力学发生变化,这是临床诊断胸廓出口综合征的基础。

症状

胸廓出口综合征的症状与神经、血管或二者在胸廓出口处是否受压有关。神经压迫症状较常见,95%的患者有疼痛、感觉异常,1%有肌肉无力,75%的疼痛或感觉异常为节段性,90%出现在尺神经支配的区域。通常,疼痛发作隐袭,累及颈、肩、臂和手。有些患者表现为不典型的疼痛,主要累及前胸壁或肩胛区。由于其疼痛酷似心绞痛,而称之为“假性心绞痛”。这类患者的冠脉造影正常,而UNCV降低;以上表现均明显地提示胸廓出口综合征的诊断。通常,作为诊断线索的肩、臂和手部症状在诊断之初可能缺如或与严重的胸痛相比较轻微。由于缺少明显的阳性体征,胸廓出口综合征的诊断往往被忽略。当被告之冠状血管正常且疼痛无特殊病因可寻,诊断为“假性心脏功能障碍”,许多此类患者因缺乏合适的诊断而出现严重的精神抑郁症。
   胸廓出口综合征的动脉受压症状不如神经受压症状多见,包括变冷、手臂无力、易疲乏(手臂和手)、弥漫性疼痛,偶尔可见雷诺现象。静脉受压表现有手臂和手的肿胀、静脉扩张、肤色改变。Lang描述的“锁骨下静脉血栓形成”,即“运动性血栓形成”(effort thrombosis)或“Paget-Schroetter综合征”并不多见。
   相反,体检时原发性血管受压症状比原发性神经受压的症状要多见。血管受压的大多数患者Adson试验阳性,表现为桡动脉搏动消失或减弱,症状反复出现。其他的表现有静脉扩张、水肿、营养改变、雷诺现象(单侧)、温度改变、锁骨下静脉血栓、动脉闭塞。神经受压的表现为感觉减退、缺失,偶尔出现肌无力或肌萎缩。

诊断

胸廓出口综合征的基本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体格检查、胸部及颈椎摄片、神经系统检查、肌电图、UNCV检查。症状不明显者,可行颈椎造影、冠脉造影、静脉造影来帮助建立诊断。
   对伴有假性心绞痛的患者,确定胸廓出口综合征诊断的主要检查项目有亚强度运动张力试验和冠脉造影,以排除冠脉病变。其次,在排除了肺、食管、胸壁等病因后,根据临床表现和UNCV降低,即可做出胸廓出口综合征的诊断。
   1.神经传导速度
   Jebsen认为可以准确地测定尺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和肌皮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Caldwell等改进了UNCV的测定方法,通过测定小鱼际或第一背侧骨间肌的动作电位来计算尺神经近端至远端的传导速度。电刺激部位在锁骨上窝、上臂中段、肘以下的腕部。用Meditron 201-AD或TECA B-3型肌电图仪进行测定,共轴导线引出三个体表电极记录肌肉电位。UNCV的正常值:跨胸廓出口72m/s以上,肘关节55m/s以上,前臂59m/s以上,腕关节部位传导时间2.5~3.5m/s。胸廓出口综合征患者,跨胸廓出口的UNCV为53m/s,范围32~65m/s。
   2.血管造影
   Lang认为通常情况下根据一般的临床检查就可以判断上肢血管受累程度,不需要进行外周血管造影。当锁骨上、下部位听到杂音时即可提示动脉血管狭窄,搏动消失则提示血管完全闭塞。此时,需要进行逆行或顺行锁骨下动脉和肱动脉造影,以明确并定位病变部位。对大多数手臂不同部位血管短暂堵塞的患者,应避免常规进行动脉或静脉造影,可引起血管造影所致的并发症。通常,血管和神经受压的患者UNCV降低,这一客观检查方法得到临床医师和患者认可,且操作安全,检查费用低廉。当出现静脉狭窄和堵塞时,如Paget-Schroetter4综合征,应行静脉造影,了解静脉血栓形成的范围以及侧支循环的建立情况。



分享到:
(更新时间: 2016-01-08 本信息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专家团队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