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就诊指南 > 常见疾病 > 圆锥角膜

圆锥角膜

概述

圆锥角膜(keratoconus)是一种以角膜扩张为特征,及产生高度不规则近视散光和不同视力损害的原发性角膜变性疾病。其可以是一种独立的疾病,不伴有炎症。晚期会出现急性角膜水肿,致角膜中央部向前凸出呈圆锥形,此后又有许多学者对本病进行较系统的研究。形成瘢痕,视力严重受损。本病最早由Mauchart (1748)报告,Nottingham (1854)又对其作了较详细描述。罗宗贤(1933)首先在国内报告,也可以是多种综合征的组成部分。其多发于青春期前后。

病因

目前确切因病尚不清楚,可能为多因素所致,有下述几种学说和诱因。
   1.遗传学说:较多学者认为本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如Ammon(1830)报告6个家系均有不规律的病例。高桥报告一家同胞3人均患此病。还发现这些病例的亲代往往有近亲通婚史。但有些病例可连续二或三代出现,有时发生中断现象,提示为外显不全,这些应考虑为规律或不规律的显性遗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圆锥角膜致病基因位于染色体16 Q22,3-Q23,1。在某些遗传性疾病如视网膜色素变性,Down's综合征、蓝色巩膜病和Marfan综合征等都可能合并圆锥角膜。
   2.发育障碍学说:Collins等(1925)认为本病是角膜中央部胶原纤维坚韧性降低所致。Mihalyhegy(1954)指出,本病不仅角膜中央变薄弯曲度增加,巩膜亦有相似改变。认为其病因与间质发育不全有关。有些病例除圆锥角膜外,尚发生晶状体脱位或视网膜脱离,亦提示与胶原组织脆弱相关。
   3.内分泌紊乱学说:Siegrist(1912)、Knapp(1929)和Stitcherska(1932)均认为甲状腺功能减退与本病发生有重要关系。Hippel(1913)强调胸腺在发生本病的重要作用。
   4.代谢障碍学说:Myuhnk (1959)发现本病患者的基础代谢率明显降低。TNTAPEHO(1978)报告本病患者血液中锌、镍含量明显降低,钛、铅和铝的含量升高,而锰的含量正常,因此认为这些微量元素的变化对发生本病有一定的影响。Yukobckaa等(1979)报告,在本病患者的血液和房水中,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的活性明显下降致谷胱甘肽氧化作用不全,使过氧化物过多堆积,这些过氧化物就可能是促使角膜发病的重要因子。此外患者的胶原酶活性有所提高,致胶原组织的丧失大于蛋白合成,使基质层变薄。
   5.变态反应学说:圆锥角膜常与春季卡他性角结膜炎等变态反应性疾病同时发病,其特点是IgA反应降低,IgE反应增高,细胞免疫也有缺陷。Boland(1963)统计,本病患者中有32.6%患过枯草热,有33.3%患过过哮喘病。Ruedeman报告本病86%的患者有过敏反应病史。
   6.戴角膜接触镜可以诱发圆锥角膜Hartstein(1968)报告4例戴角膜接触镜后发生圆锥角膜者,认为戴接触镜可能诱发此病。眼球及角膜硬度降低可能是戴接触镜后发生本病的危险因素。
   7.PRK、Lasik等准分子激光角膜切除术后继发圆锥角膜。
   8.慢性眼部干燥性病变及泪液缺少时会使下方角膜变陡,并产生高度角膜散光,形成继发性圆锥角膜。

症状

本病起病于青少年期,常见于16~25岁。以往认为女性较多见,但最近有人报告男性发病占60%,Amsler报告男性占71.1%。常双眼发病,中安清失(1981)统计591例,双眼发病占72.3%。不少病例先累及单眼,继而另眼发病。先发病眼一般病情较重,后发病眼的预后较好。本病在青春期有较快进展倾向,当其充分发育后即趋于静止,但任何年龄都可能有缓慢进展。
   1.前部型圆锥角膜:临床上较常见,按临床过程分为四期。
   (1)潜伏期:此期可无任何症状,临床上很难诊断。若一眼已确诊为本病,另眼用视网膜检影镜检查出检影异常(出现剪动性红光反射),以及在确诊病例亲属中发现视网膜检影异常者,都应考虑到本病的可能。
   (2)初期:本期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屈光不正。裸眼视力下降,但可用眼镜或角膜接触镜矫正视力。初起时可能只出现单纯近视,以后逐渐向规则或不规则散光发展,故总是表现出近视散光。角膜逐渐向前凸起,其形态可用多种方法检查出来。如用Placido盘作定性分析,此期的Placido盘角膜映像会出现同心环和轴的歪曲,即在角膜上方或鼻侧的环较宽,而在颞下部分的环变窄。近角膜中央的环呈不规则映像和水平轴的变形,即映像呈梨形。检查时注意此盘应对准角膜中央且不要倾斜,否则结果会有偏差。另用角膜曲率计检查时可发现有规则散光,角膜屈光力增加,曲率半径变小,此仪器不适于对不规则散光的检测。角膜照相术(photokeratoscope)是记录角膜形态的一种方法,角膜较凸出倾斜的部分在照片中表现出紧密相近的同心圆,本法可提高初期诊断率。采用角膜地形图电子计算机分析系统(Computer-assistedcorneal topographic analysis system)既可定性又可定量检查出角膜形态变化。圆锥角膜早期矫正视力可以正常,裂隙灯及Placido盘检查无异常发现,但用角膜地形图仪检查可发现早期病变。有人总结出早期圆锥角膜用角膜地形图检查时的三个特征是:①颞下方角膜变陡,屈光力增加,曲率半径变小。②角膜中央区屈光力呈不均匀对称分布。③角膜中央与周边的屈光力差异显著增大,由正常的2~3D增加到10D以上。通常是角膜颞下象限最先变陡,随着病情进展,角膜变陡扩展到鼻下象限,然后是颞上象限了,但很少累及鼻上象限。此期作视网膜检影时,瞳孔光带呈“张口状”开合,即剪动影。作裂隙灯检查时可见角膜上皮和前弹力膜的反射增加,基质层的反射较弱。目前还可采用先进的Orbscan角膜地形图(orbscam corneal topography system)对圆锥角膜进行早期诊断。
   (3)完成期:出现典型的圆锥角膜症状,即视力显著下降,除戴接触镜外,一般眼镜不能矫正视力。随着病情的发展,由初期的角膜中央感觉变敏感,致此期变得迟钝,称为Axenfeld征。有些慢性角膜病,甚至长期戴接触镜者亦可出现此征。检查时可见角膜中央显著变薄呈圆锥形,当向下注视时,圆锥顶压向下睑缘,使下睑缘出现一个弯曲,称为Munson征。
   在裂隙灯下可见光学切面呈特殊的圆形或椭圆形圆锥,锥顶往往位于角膜中央偏颞下侧,愈向锥顶角膜愈薄,有时仅为正常角膜厚度的1/5~1/2。在病变发展过程中于基质层会出现许多约2mm长呈垂直分布、相互平行的细线,此细线渐变长变粗似栅栏状,粗看是直的细看是迂曲状称为圆锥角膜线(keratoconus line),又称Vogt条纹。其实际上是由于基质板层内皱褶增多引起的垂直压力线,对眼球施加压力时,可使其消失。有时在圆锥基底部附近的上皮下出现约0.5mm宽的黄褐色环,其直径为5~6mm,可以是完整的环形,也可是不完整的环或半环形,扩瞳后在钴蓝光线下显得十分醒目。它是因含铁血黄素沉着于上皮或前弹力膜所致。该铁质被认为来自泪液,其典型的分布形态为泪液浸渍圆锥底所致。此环被称为Fleischer环,出现率约50%。在某些年轻患者,角膜基质内的神经纤维明显可见,有时呈一条条灰色线条,有时呈网格状,在圆锥顶附近可出现点状上皮剥脱,上皮下可有点状混浊。角膜缘附近有新血管长入。
   用直接眼底镜距患眼10~30cm,通过+5D透镜,可肴到一个圆形淡褐色阴影。不过在晶状体屈光指数改变或核性白内障的早期亦可见此征,应详细检查角膜和晶状体加以区别。由于角膜明显变形,眼底像显得不甚清晰。
   (4)变性期:在病变角膜的上皮下出现玻璃样变性。圆锥处可有瘢痕形成及新生血管长入角膜浅层。此期患者的视力显著减退,均不能用眼镜或接触镜矫正。有时可发生急性后弹力膜破裂,称为“急性阶段的圆锥角膜”或“急性圆锥角膜水肿”。此时患者主诉疼痛、畏光、流泪等严重刺激症状及视力锐降。检查时发现球结膜充血,角膜基质和上皮层急性水肿、混浊。水肿混浊的范围常提示后弹力膜破裂的大小,裂口愈大,水肿混浊的范围愈广。裂口的形状常呈镰刀状或新月形。数周后,裂口附近的内皮细胞逐渐变大、移行并覆盖在再生的后弹力膜上。角膜水肿逐渐消退,形成薄雾状瘢痕,使病变角膜呈半透明外观。瘢痕若累及视区,则视力显著受损。若不在视区内,则基质层瘢痕会使角膜变扁平,近视及散光度反而减轻,视力有所提高,还适合配戴接触镜矫正视力。后弹力膜急性破裂一般见于病变的后期,偶尔见于早期。前弹力膜亦可发生破裂,但其多见于早期,破裂处由结缔组织修复,留下线状瘢痕。
   临床分级(Robertson 1989):
   0级:无圆锥。
   Ⅰ级:裂隙灯下未见明显圆锥,但可用视网膜检影及角膜曲率计检查发现。
   Ⅱ级:角膜内面凹度增加,角膜基质出现Vogt条纹线,但未出现瘢痕。
   Ⅲ级:角膜基质有Vogt条纹线,角膜中央有瘢痕,圆锥顶端明显变薄。
   Ⅳ级:已施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
   2.后部型圆锥角膜:临床上较少见,多数人认为属先天性异常。女性多见,常单眼发病。主要表现为角膜后表面锥状突起。因为前表面的弯曲度正常,视力比前部型圆锥角膜损害小。其视力降低程度取决于出现后部圆锥的部位和大小。后部圆锥突起处可见到后弹力层及内皮缺损,并伴有基质层变薄及瘢痕性混浊。根据角膜后表面圆锥的范围又分为二型:
   第一型为完全型:亦称为静止型。表现出整个角膜后表面有不同程度的弯曲度增加,甚至中央部呈半球状凹陷,凹陷区内基质层明显变薄。但角膜前表面弯曲度始终保持正常。其病因可能系先天性发育异常,因其常伴有眼部其他先天异常,例如前锥形晶状体、先天性无虹膜或虹膜萎缩、瞳孔异位和先天性房角异常等。
   第二型为局限型:在角膜后表面表现出局限性变薄和凹陷,前表面完全正常。此型比完全型常见。多数人认为可能是局限性后弹力层和内皮受损所致。该型仅女性发病,常单眼受累。检查时见角膜后表面局限性弯屈度增大甚至呈圆锥状,其顶端常偏离中心。而前表面的弯曲度始终正常。在病变发展过程中常发生后弹力膜破裂,并出现急性角膜水肿。其通常不出现Fleischer环。视网膜检影时常出现剪刀状影动。
   用直接眼底镜距患眼10~30cm,通过+5D透镜,可肴到一个圆形淡褐色阴影。不过在晶状体屈光指数改变或核性白内障的早期亦可见此征,应详细检查角膜和晶状体加以区别。由于角膜明显变形,眼底像显得不甚清晰。

诊断

早期诊断除根据症状外,主要靠客观体征。应用裂隙灯显微镜,视网膜检影法、Placido盘、角膜曲率计检查,诊断不难确定。角膜照相可以记录圆锥的形态位置、大小及与周围的关系。有条件的话,应用角膜地形图能定性及定量早期诊断此病。后部型圆锥角膜的早期诊断可应用Orbcan检查。

治疗

1.抗氧化治疗,如应用维生素E和维生素P等。
   2.有人局部滴毛果芸香碱缩瞳可增进一些视力。
  



分享到:
(更新时间: 2014-05-28 本信息由百科名医网科普专家团队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