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就诊指南 > 常见疾病 > 早产儿视网膜病

早产儿视网膜病

  别名:晶体后纤维增生

概述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原称晶状体后纤维增生症(RLF),1942年由Terry首先报道,当时发现早产患儿晶状体后有白色纤维组织而命名。后来研究表明,本病与早产、低出生体重以及吸高浓度氧气有密切关系,是由于早产儿视网膜血管尚未发育完全,产生视网膜新生血管及纤维组织增生所致。晶状体后纤维增生症是严重ROP的晚期瘢痕改变,1984年世界眼科学会正式定名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病因

ROP的确切病因仍未明确,目前公认的危险因素有低出生体重、早产、氧疗,其他还有高碳酸血症、高钠血症、低血糖、低血压、酸中毒、贫血、输血、高胆红素血症、败血症、光照、低体温、脑室周围出血、动脉导管未闭、应用β受体阻滞剂等。
   1.早产低出生体重:视网膜发育不成熟是ROP发生的根本原因,出生体重越低、胎龄越小,ROP发生率越高,病情越严重。王颖等对76例抢救成功的高危新生儿进行眼底检查,足月儿无一例发生ROP,12例ROP全部为早产儿,平均胎龄为31.75周。
   2.氧疗:近年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和超低出生体重儿(ELBW)的出生率较以前增多,这些患儿大多采用过不同方式的氧疗。动物模型证实,生后一周的小鼠在75%高氧环境下生活5天,可成功地制备出类似人类ROP的模型。氧疗时间越长,吸入氧浓度越高,动脉血氧分压越高,氧疗>15天、CPAP>7天、FiO2 >0.6者,ROP发生率越高,病情越重。氧疗方式与ROP发生密切相关,用CPAP或机械通气者ROP发生率比头罩吸氧者高,可能是由于CPAP或机械通气时FiO2较高。
   但是,并非所有吸氧的早产低体重儿均发生ROP,适当供氧可以不发生ROP。有学者提出ROP的产生与“相对缺氧”有关,即高浓度给氧后迅速停止用氧,将造成组织相对缺氧,从而促进ROP产生,提示动脉血氧分压的波动对ROP进展起重要作用。
   3.其他
   (1)种族:白人ROP发生率比黑人高,病情重,原因不清楚,可能由于黑人的视网膜色素上皮和脉络膜含黑色素多,可对抗氧自由基的损伤,从而起到保护作用。
   (2)β受体阻滞剂:有报道母亲产前用β受体阻滞剂可致ROP发生率增高。β受体阻滞剂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增加脉络膜血管紧张性,促进ROP的发展。
   (3)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PaCO2过低可致脑血管收缩,同样,亦可致视网膜血管收缩导致视网膜缺血,最终形成ROP。
   (4)各种因素所致缺氧、酸中毒(pH<7.25)、贫血、输血、高胆红素血症、高钠血症、低血糖、低体温<35.6℃、动脉导管未闭、脑室内出血、败血症、光照、应用黄嘌呤药物等,均与ROP的发生有关系。

治疗

1.阈值前ROP的补氧治疗:由于氧疗可诱导ROP的发生,曾经有一段时期禁止给早产儿吸氧,但这并非根本解决方法,而且还增加早产儿的死亡率。随着血管生长因子在ROP形成中作用的确立,发现缺氧可诱导血管生长因子合成,提出补氧治疗以抑制新生血管生长,抑制ROP发生、发展,但还需进一步研究。
   2.新生血管抑制剂:尚在研制与动物试验中。

预防

由于早产低出生体重及吸氧是ROP最危险的因素,应尽量减少早产儿的发生率。合理的氧疗及护理是预防的关键,不合适的滥用氧气、过多的侵袭性操作均可导致ROP发生,故必须严格掌握氧疗指征、方法、浓度、时间,同时监测血气,使PaO2在4.9~7.8kPa (37~60mmHg)。同时要积极治疗原发病,缩短氧疗时间。



分享到:
(更新时间: 2014-05-28 本信息由百科名医网科普专家团队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