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科普 > 科普知识问答  > 科学求健康  > 健康的生活方式 > “反式脂肪酸”有什么危害?

“反式脂肪酸”有什么危害?

 反式脂肪酸在天然食物中存在很少,可以说,它是一种人造产物。在加热情况下,通过金属离子(铜、镍)催化,将植物油中不饱和键打开,加入氢元素。在氢化过程中,脂肪酸分子发生重新排列,产生与氢化前分子结构非常相似的“反式脂肪酸”。

 将天然的植物油人为改造成为“反式脂肪酸”,其目的是使油脂不易氧化酸败。用反式脂肪酸加工的食品,不仅风味改善和外观,还获得更长的“货架寿命”(即保质期)。因此具有较大的商业利益。

 反式脂肪酸可对人体产生广泛的危害,包括增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即所谓“坏的胆固醇”),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即所谓“好的胆固醇”),反式脂肪酸在这方面的作用与动物油中所含的饱和脂肪酸极为相似。此外,反式脂肪酸还可以增加血小板凝聚、增高α脂蛋白、增加体重、增高胆固醇转移蛋白(CTP)、导致精子形态异常等。这些损害最终可增加肥胖症、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支气管哮喘、变态性鼻炎、部分恶性肿瘤、痴呆症等的发生率增高。

 贴心提示:如何识别含反式脂肪酸的食品

 购买食品(特别是各种有质量食品)时,应注意看清标签说明,凡标有“人造脂肪、人工黄油、人造奶油、人造植物黄油、食用氢化油(注:凡有 “氢化”字样者均为反式脂肪酸)、起酥油、植物脂末”等均为反式脂肪酸。标有“精制”“精练”字样的油脂也含有一定量的反式脂肪酸。

 应尽量少用或不用奶油糕点、巧克力派、咖啡伴侣、起酥点心、方便食品等,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反式脂肪酸的摄入。



分享到:
(创建时间 2012-12)
主编:  于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