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科普 > 科普知识问答  > 知"瘟"防"疫"  > 保护胃肠道,预防“病从口入” > 痢疾杆菌是怎样“穿肠”而驻,引起痢疾的?

痢疾杆菌是怎样“穿肠”而驻,引起痢疾的?

 痢疾杆菌是引起细菌性痢疾的病原体。它随病人及带菌者的粪便而排出,污染食物或餐具,借人“吃”食之机,通过胃肠道使人感染。手与苍蝇常常是污染食物或餐具的传播媒介。

 痢疾杆菌怕酸,喜碱。进入胃后,若没有被胃酸杀灭,则可进入碱性环境的肠道,经小肠进入大肠。痢疾杆菌就爱在大肠定居,尤其是乙状结肠和直肠。它们一进入大肠,就在那里“定居”下来,侵入肠黏膜细胞,大量繁殖,并产生内毒素,引起腹泻发热症状。

 病人生病后,一般会突然出现发烧、腹痛腹泻细菌性痢疾病人的腹痛较明显,有下坠感,总想去大便,但每次只便出一点点大便。有人形容细菌性痢疾腹泻情况是:“十分钟一次,一次十分钟。” 意思是细菌性痢疾腹泻的次数频繁,每次总有便不净,排不完的感觉而不愿结束排便,医学上称这种感觉为“里急后重”。由于痢疾杆菌在肠黏膜造成炎症,所以痢疾病人的大便中总中带有许多脓血和黏液,称为“脓血便”。

 急性细菌性痢疾如果没有彻底治疗,病程超过2个月时就发展成了慢性痢疾。慢性痢疾多没有发烧的症状,但腹泻每日3~5次,反复发作,伴有腹痛呕吐。慢性痢疾患者因长期腹泻,常常伴有营养不良,抵抗力差,容易合并其他细菌感染,如肺炎、结核等。儿童和老年人因抵抗力较差,机体的免疫系统在痢疾杆菌内毒素的刺激下容易发生强烈的反应,发展为中毒性痢疾,临床上表现为突然高热,体温常达40度以上,精神萎靡,面色苍白,疾病迅速进展,出现休克昏迷,若不及时救治,可导致死亡。



分享到:
(创建时间 2012-12)
主编:  蔡晧东     编撰:  cp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