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快讯
某地出现多例出血热,竟是因为吃草莓?
2022-03-14
来源: cht
「哎,你听说了吗?吃草莓会得出血热!」
「什么?!前两天刚“斥巨资”买了盒草莓,
吃……完了!」
这两天“吃草莓会得出血热”冲上了热搜,很多人议论纷纷,但吃草莓真的会得出血热吗?
对此,专家给出了解释:出血热跟吃草莓没有关系,出血热的传染源为老鼠。
出血热的传播途径可能是老鼠的排泄物,比如大小便等,当这些污染物污染到了一些物品,且物品没有经过清洗便被人接触,就有可能被感染。
所以,吃草莓并不会导致出血热。
咱还得说,吃草莓的时候还得多洗洗,不能因为有点小贵就舍不得洗啊!
今年入冬以来,西安市各大医院相继接诊多例出血热患者。
可能有不少人还不了解“出血热”。
什么是出血热?它是如何传播的?出血热有啥症状?
什么是出血热?传染不?
出血热,即流行性出血热,又称为肾综合征出血热。
是由汉坦病毒引起,以鼠类(黑线姬鼠和褐家鼠)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而且出血热的病死率很高。西安市自发现首例出血热病例以来,一直都是出血热发病高峰地市,主要的传染源为黑线姬鼠。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每年有两个发病高峰,在10月~次年1月会出现一个大高峰,称为秋冬峰;4~6月(或5~7月)还会出现一个小高峰,称为春峰。
如果被老鼠咬到或沾染到老鼠的血液、唾液、粪便和尿,都有可能染上出血热。
出血热发病时有何症状?
感染之后潜伏期通常2~3周,患者表现为发热、头痛、腰痛、眼睑疼痛、恶心、呕吐、出血、充血、低血压、休克及肾脏损害等症状,典型表现为5期经过,即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
目前正值出血热发病高峰期,也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期,出血热在发病早期症状与感冒、发烧类似,容易被忽视而延误治疗。
如果大家在此阶段出现感冒、发热等症状,要警惕出血热,应立即到正规医院进行救治,不要自行服药,以免耽误病情。
出血热是如何传播的?
出血热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
但不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染!
主要传播方式有:
接触感染
由带毒动物咬伤或感染性的鼠排泄物直接接触皮肤伤口使病毒感染人。
呼吸道传播
以鼠排泄物尘埃形成的气溶胶吸入而受染。
消化道感染
经受染鼠排泄物直接污染食物吃后受到感染
螨媒传播
我国已查见革螨人工感染后一定时间内可在体内查到病毒,并可经卵传代,从恙螨也可分离到汉坦病毒,因此螨类在本病毒对宿主动物传播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垂直传播
曾报道从孕妇出血热病人流行的死胎肺、肝、肾中查见汉坦病毒抗原,并分离到病毒,及在胎儿上述器官组织查见符合出血热感染引起的病理改变,均表明汉坦病毒可经人胎盘垂直传播。
如何预防出血热?
01
接种疫苗
接种出血热疫苗是预防出血热最有效措施之一。
出血热疫苗全程规范接种共3针次,前两针间隔14天,第三针间隔一年。前两针为基础免疫,至关重要,请确保至少完成基础针次接种,获得一定免疫力。
若完成基础免疫后超过一年,可随时对第三针进行补种。
出血热疫苗属于灭活疫苗(死病毒疫苗),疫苗本身不会引发感染。
02
防鼠和灭鼠
防鼠和灭鼠,可采用粘鼠板灭鼠,堵塞鼠洞,防止野鼠进入室内;
也可投放毒饵,门口采用防鼠板、下水道口加铁丝网等防止老鼠进入。
03
加强个人防护
加强个人防护,那就不去或少去野外等老鼠有可能生存的地方游玩、就餐。
冬季尽量不去野外老鼠有可能生存的地方游玩,不在野外荒草地上坐卧、露营。避免与老鼠排泄物(尿、粪)或分泌物接触。在野外工作人员尽量穿长袖长裤,不露脚趾的户外鞋,以防被鼠类咬伤。
不在不卫生的小饭馆就餐;不吃生冷特别是容易被老鼠类污染的食物、水和饮料等。住宅、办公室不要裸露摆放正在食用的食物,以免招引老鼠。
一旦出现发热、肌肉酸痛、皮肤出血点等症状,应及时到综合医院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