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行动 > 健康快讯 > 晚饭吃得晚,对身体的伤害究竟有大?

晚饭吃得晚,对身体的伤害究竟有大?

2022-03-09  来源:

cht

周末休息

一觉睡到下午

三四点吃了这一天的第一顿饭

晚上十点左右感到饿了,点份外卖

打开视频软件

边追剧边享用“夜宵”

亦或是加班到很晚

猛然想起晚饭还没吃

匆匆吃完,来不及消化

便洗漱休息

......

这说的是你不

 

英国《每日镜报》网站曾刊载题为《科学家说明有助于减轻体重的最佳晚饭时间》的报道称,一项新的研究结果表明,吃晚饭的时间太晚会增加体重上升的风险。

研究发现,临睡前才吃晚饭还会导致血糖水平上升,进而增加患糖尿病的可能性。研究人员对比了20名身体健康的志愿者(10名男性、10名女性)在晚上10点和下午6点吃晚饭的消化情况。这些志愿者都是在晚上11点就寝。

研究人员发现,如果晚饭吃得较晚,志愿者体内的血糖水平较高,而且燃烧的脂肪也较少。晚餐吃得较晚会让葡萄糖的峰值水平高出大约18%,整夜燃烧的脂肪数量减少约10%。

在健康志愿者身上看到的这种影响在肥胖或糖尿病人群的身上可能更为明显。

 

晚饭吃的太晚,会带来以下风险

增加肥胖风险 

晚饭吃的晚,身体需要的能量得不到补充,人体会选择将新陈代谢放慢,减少能量的损耗,而不是通过复杂的生化反应,把身体里的脂肪转成能量。

因为肌肉消耗能量快,身体就会牺牲肌肉,保留脂肪。肌肉减少,基础代谢就会减慢,最后形成恶性循环。这时,即使你吃和以前同样多的食物,身体也会优先储存脂肪,而不是转化成能量消耗掉,所以会比以前更胖。

 

导致免疫系统紊乱 

有研究表明,饮食紊乱症患者比健康人群更容易罹患自体免疫系统疾病。而自体免疫系统疾病发生时,患者免疫系统会错误地摧毁自体健康细胞,抵抗力降低,更容易生病。

增加患结石风险 

因为进餐才会“启动”胆囊收缩排泄胆汁,进入胆总管再入肠道,帮助人体消化吸收。餐后4~5小时是人体的排钙高峰时段,如不吃晚餐或饮食不规律,胆汁会在胆囊里储存过长,久而久之就会有胆固醇类的固体物质析出,形成结石。

导致肠胃疾病 

晚餐如果吃得太晚,食物得不到充分的消化就休息了,迫使肠胃不得不“加班”工作,增加了消化系统的负担,时间久了,人的肠胃功能就会减弱,导致肠胃疾病。

增加糖尿病风险

胰岛β细胞在过饥和过饱的状态下均会受到打击,导致功能减退,胰岛素分泌相对或绝对不足。观察发现,上世纪60年代经历过饥荒,改革开放后生活改善、饮食过度的这批人群,患糖尿病概率很高,就与这种作用机制有关。

进一步分析显示,晚上6点后,每多摄入总能量的1%,空腹血糖、胰岛素水平以及胰岛素抵抗均会升高。

损伤心脏 

晚饭吃太晚,对心脏也会产生影响。晚饭吃太晚会升高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增加罹患心脏病的风险。深夜吃完油腻的东西,虽然不饿了,但是肠胃开始加班工作,回过头再次影响睡眠质量,进入新一轮的恶性循环。

 

那晚饭到底该怎么吃呢?

既然不吃晚餐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这么大的影响,那么,晚餐怎样才能吃得健康呢?

清淡为主,荤素兼顾

由于晚上人们的活动量低,能量消耗少,因此晚上的食物以清淡为主,主食以杂粮杂豆、薯类等作为优先选择;尽量选择豆制品作为优质蛋白质的补充,肉类最好选择鱼虾类、禽类等,而且一定要控制好量;蔬菜类以含纤维和矿物质多的绿叶菜、十字花科为好。

总之,晚餐要以清淡为主,荤素兼顾,不过量。

少油炸,多蒸煮

晚餐的烹调方式要多以蒸、煮、炖、凉拌为主,煎、炸、甜、咸食物最好不吃,或尽量少吃,避免摄入过多的脂肪和能量。

用餐时间不宜晚

一般建议晚餐时间不宜超过晚上7点,因为我们胃的排空时间是4小时左右,这样在晚上睡觉前,胃里的食物基本消化完毕,能使胃得到充足的休息,从而保护我们的肠胃功能正常。

七八分饱保健康

晚餐不宜吃得过饱。俗话说,七八分饱保健康,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一是过饱容易造成能量过剩,引起肥胖;二是造成胃、肝、胰腺等消化器官在睡眠时还要工作,加重这些脏器的负担,久而久之,影响身体健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