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行动 > 健康快讯 > 年轻时近视,也难逃老花眼?

年轻时近视,也难逃老花眼?

2021-12-30  来源:

cht

“年轻时近视不要紧,年纪大了反而不会老花眼。”

这句“名言”是不是给戴近视镜的你

带来很大的心理安慰?

许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想法,

认为患有近视的人老了是不会得老花眼的。

事实是否真的如此?

 

人的眼球就好像一台精密的照相机,角膜和晶状体是照相机的镜头(凸透镜),视网膜是照相机的底片,要形成清晰的图像,看远处的时候睫状肌放松,远处物体的光线经过角膜和晶状体聚焦后成像在视网膜的黄斑上,形成清晰图像。

随着看到的物体越来越近,在视网膜上聚焦的位置也越来越靠后,成像变得模糊,但经过眼部的睫状肌收缩,晶状体变凸,增加晶状体屈光力,近处物体仍能聚焦成像在视网膜黄斑上,人们就能看清近物。

因此,看近需要眼部的调节功能,看得越近,需要调节能力越强,就像照相机镜头能变焦一样。

 

什么是老花眼?

俗话说,“眼花不花,四十七八”,但这种说法也不尽然,有的人年纪尚不到40岁也会出现“花眼”的情况,有的人五十多岁眼睛还很明亮。

但是,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各项机能逐渐开始减退,相当一部分人在四十八岁前后会逐渐出现近距离阅读模糊、疲劳、酸胀、多泪、畏光、干涩及伴生头痛等症状,也就是常说的「老花眼」。

 

什么是近视?

「近视眼」是长期不良的用眼习惯导致角膜和晶状体的屈光作用减弱,进而使平行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前方,使人看远处物体的时候看不清楚但视力尚正常的现象。

简单来说,近视眼与老花眼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在病理上根本不同,近视眼是由屈光不正引起的,也就是类似于照相机镜头的变焦功能出了问题;老花眼则是人体功能自然老化的生理过程,也就是远处物体发出的光线不能聚焦在视网膜上。

 

老花和近视能互相抵消吗?

老花VS近视

患上近视眼是会让人看清楚近处的东西,看不清远处的东西,而患上老花眼的人则需要把东西拿远一点才能看清。于是,不少人想当然地认为:患有近视眼的人如果老了以后患上老花眼,近视、老花就会相互抵消,在看远处和看近处的时候都能看清,视力反而恢复了!

事实上,虽然老花眼症状与近视相反,但近视的人一样会发生老花眼,它们是不可以互相抵消的。

 

那怎么去预防近视和老花呢?

无论是预防近视还是延缓“老花”,都要注意合理用眼。

经常眨眼,眨眼不仅不会影响眼肌的功能,而且还能使眼肌经常得到锻炼,延缓衰老。

经常转动眼睛,因为眼睛经常向上、下、左、右等方向来回转动,可锻炼眼肌。

正确掌握阅读方法,读书时要舒适地坐着,全身肌肉放松,读物距离眼睛约 30 厘米以上,不要过分前倾。否则,会影响到背部肌肉的劳损,不要在床上看书,过度疲劳时不要强行读书。

要集中一个目标注视,不要用斜视的余光看东西。

从暗处到阳光下要闭目,不要让太阳光直接照射到眼睛。看电视、电影的时间不宜过久,保持好视力。

注意锻炼。要多做些全身运动锻炼,增加全身血液循环对眼肌都有益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