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快讯
孩子老是感冒发烧?小心听力出问题!
2021-11-08
来源: cht
「我家孩子老是感冒发烧,最近还嚷嚷耳朵疼,带他去医院检查,发现听力下降了!」
「哎呀,我家也是!明明大人感冒发烧都没什么,小孩就成了什么中耳炎!」
「就是!小小感冒,怎么还会连累耳朵生病?」
医院耳科的候诊室,常常能从家长那儿听见类似的对话。这些小朋友有一个共同点——因感冒发烧引起了中耳炎,许多孩子患的还是分泌性中耳炎。那么,分泌性中耳炎究竟是什么?为什么小小的感冒还会引发中耳炎?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分泌性中耳炎,看看应当如何应对它。
什么是分泌性中耳炎
中耳炎,即涉及到中耳(包括咽鼓管、鼓室、鼓窦及乳突气房等)全部或者部分结构的炎性病变,也就是发生在鼓膜以内的中耳腔的炎症,可分成非化脓性中耳炎及化脓性中耳炎两类。
非化脓性中耳炎,又包括了分泌性中耳炎、气压损伤性中耳炎等等;化脓性中耳炎,则存在急性与慢性之分。
其中,分泌性中耳炎(OME),乃是一种以传导性耳聋及中耳积液为主要特征的非化脓性中耳炎。其症状有发烧、耳痛、耳道流脓、听力下降等。
为什么对儿童的危害更大
儿童感冒后易患中耳炎,与儿童的耳部结构特点有关。在人的鼻咽左右两侧,各有一条连接中耳的“咽鼓管”。对儿童而言,咽鼓管相对成人更短平,管口呈开放状态,尚未发育成熟。倘若儿童发生上呼吸道感染,便会有咳嗽、擤鼻涕等行为,这会让鼻咽部的细菌经由咽鼓管进入中耳,从而引起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在儿童中的发病率较高,并且在春冬季节多发,也是儿童常见的致聋原因之一。由于分泌性中耳炎发作时,鼓膜是完整的,因此分泌物易积聚在中耳腔内,从而造成听力的进一步损失。
因其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再加上儿童对声音的反应迟钝,遇到不适也很难准确表述,很容易延误治疗。
另外,对于儿童患者来说,长期的听力损失,还会影响言语的发育和学习。因此,分泌性中耳炎是孩子的隐形“听力杀手”。
如何治疗与预防
想要预防儿童中耳炎,关键就是要“早”,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儿童来说,在秋冬季,除了要预防感冒,还要对中耳炎进行积极预防。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存在耳痛、对声音反应迟钝,或者耳朵里有脓液流出等症状,一定要尽早前往医院就诊。
同时,倘若儿童还有鼻塞、打鼾、腺样体肥大等病症,在发生感冒时,则应第一时间前往耳鼻喉科,进行耳镜、声导抗测试等专业的检查,以排除中耳炎的可能。如果检查出有中耳炎,则应当尽早对症治疗。
如果及时有效地治疗了中耳炎,大部分患儿的听力是不会受到影响的。
结语
孩子感冒不是小事,
谨防分泌性中耳炎!
如果感冒后,孩子出现了听力下降的状况,家长朋友们就要注意了,一定要积极带小朋友前往医院,进行检查与治疗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