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丙型肝炎如何治疗?
输血感染丙型肝炎病毒后大约30%~40%的感染者感染后6个月内,可将体内病毒自动清除,而获痊愈。如果6个月仍未清除病毒,即转为慢性感染。
干扰素是目前已知的唯一可清除丙型肝炎病毒并使肝脏组织学病变获得改善的药物,包括普通干扰素、复合干扰素和聚乙二醇化干扰素。经过干扰素治疗后30%的患者体内的病毒停止复制,肝功能恢复。但是,只有干扰素一种药物往往不能把丙型肝炎病毒完全清除,停药后有可能复发。于是,医生们为干扰素找到了一个好“帮手”,协助干扰素清除丙型肝炎病毒。这个“帮手”就是利巴韦林(也称为“病毒唑”)。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的治疗方案明显提高了干扰素治疗丙型肝炎的疗效,使60%的丙型肝炎患者达到了持久的病毒抑制或彻底清除丙型肝炎病毒。
与乙型肝炎不同的是,无论是急性丙型肝炎还是慢性丙型肝炎,只要体内存在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就需要治疗。因为丙型肝炎病毒肝细胞后,只呆在肝细胞浆内复制,不会像乙型肝炎病毒那样“钻”进肝细胞核内“扎根”。所以,经过抗病毒治疗后,完全有可能达到清除病毒的目的。
(创建时间 2012-12)
主编: 蔡晧东 编撰: cpma
相关链接
丙型肝炎的治疗目的: 我国的《丙型肝炎防治指南》提出的抗病毒治疗的目的是:“清除或持续抑制体内的丙型肝炎病毒,以改善或减轻肝损害、阻止进展为肝硬化、肝衰竭或肝细胞癌,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