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快讯
提醒:这5类食物是伤肝“利器”,一定要管住嘴!
2022-05-19
来源: cht
很多人都认为,不健康的饮食习惯、食物,只会对消化道造成伤害。
殊不知,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不单单是损伤了消化道,同时还可能会对肝脏造成损伤,演变成肝病,甚至恶化成肝癌!
要知道,肝脏就是人体最大、最为重要的消化腺,它负责的消化吸收功能主要有两大部分:
分泌胆汁中和胃酸、促进脂肪和维生素吸收;对合成营养物质、对其他部分营养物质进行转化和储存。
所以,不健康的饮食习惯、食物摄入就会增加肝脏的负担。
特别是以下五类食物,可对肝脏造成伤害,现在远离或许还来得及:
1.富含亚硝酸盐的食物
主要包括泡菜、腊酸菜、变质的剩饭菜,以及咸肉、咸鱼等。这些食品含硝酸盐较多,大量食用后,肠道细菌可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可在胃内合成亚硝胺,变成一种强烈的化学致癌物,可引发肝癌。
因此,在食用蔬菜时首先应注意保鲜,防止腐烂,如已经腐烂变质不可再食用。刚腌制的蔬菜(如酸菜等)不宜大量食用,也不宜过早食用。因为细菌在一周内把菜中的硝酸盐还原成有害的亚硝酸盐势头正旺,一周后由于醋酸及乳酸的分解破坏,亚硝酸盐的含量才逐步下降,所以腌酸菜最好放半个月以上再食用。
2.烧烤
很多食物经过烟熏烘烤之后,的确很香,那股焦香味吸引着很多人。
但大量的研究表明,肉直接在高温下进行烧烤,被分解的脂肪滴在炭火上,再与肉里蛋白质结合,就会产生一种叫苯并芘的致癌物质。烟中就含有这种致癌物质,会加重肝脏的负担。
3.含黄曲霉素的食物
黄曲霉素,是由黄曲霉、寄生曲霉等霉菌产生的剧毒物质,它的毒性是砒霜的68倍,仅仅1mg的黄曲霉素就可导致癌变。
而这种剧毒物质,就广泛存在于发霉变质的谷物、坚果中。
肝脏是解毒代谢器官,黄曲霉素又会进入肝脏,对肝细胞造成伤害,甚至是诱导细胞DNA变异,损伤肝脏,增加未来患肝癌的概率。
4.高脂肪食物
过量食用高脂肪食物,如肥肉、动物内脏(脑、肠等),易使人肥胖和血脂增高,这些都是脂肪肝发生的重要原因。
5.酒精
酒精虽然是进入了消化道,但是酒精却不会在消化道内分解,而是会随着血液循环进入肝脏,肝脏通过酶类分泌,将酒精分解变成二氧化碳和水。
但是,在酒精分解的过程中,却会对肝脏细胞造成损害,抑制肝脏代谢脂肪的能力,发展为酒精性脂肪肝。
长此以往,肝脏细胞DNA就会逐渐损伤,发展为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同时,酒精还属于一类致癌物,长期大量酗酒,会增加未来患肝癌的概率。
想要肝脏健康,大家首先要做的就是远离各种不健康的食物,保持清淡、规律、营养均衡的饮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