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行动 > 健康快讯 > 长在鼻翼边缘的“痣”,竟是基底细胞癌?

长在鼻翼边缘的“痣”,竟是基底细胞癌?

2022-03-15  来源:

cht

有患者发现自己鼻翼边缘跟随多年的“痣”,近期在明显增大、颜色变深、边缘隆起、破溃等症状,便选择去医院就诊。

最终,诊断为“基底细胞瘤”。

提到基底细胞瘤,大部分人应该并不熟悉。

基底细胞瘤,亦称基底细胞癌,是皮肤癌中较多见的一种,占所有皮肤肿瘤的65%-75%。起源于表皮及皮肤附属器的基底细胞,生长缓慢,局部浸润生长,很少转移,但局部侵犯可引起严重的外貌损伤及功能丧失,甚至威胁生命。

BCC好发于老年男性,高发年龄为50-75岁,接近60%-90%的BCC发生在头面部,各地的流行病学调查均提示鼻及鼻周是发病率最高的部位。

临床上主要分为结节型(包括囊性结节和溃疡结节),浅表型,色素型,硬化型4种亚型。

结节型最常见,主要发生在头面部、上背部,初起为灰白色或蜡样小结节,质较硬,缓慢增大,出现珍珠状半透明凸起的丘疹,或者是有可见毛细血管扩张的结节,随着结节生长可能会出现溃疡、结痂和出血。

 

那么为啥会患上这样的毛病呢?

它好发于头皮、面部等暴露部位,以及多见于户外工作和浅色皮肤者,与长期日光暴晒有关。长期摄入无机砷或含砷较高的饮水、食物等亦可发生此肿瘤。

如果日常发现“色素痣”出现增大明显、色素不均、颜色深黑、边缘隆起、破溃等症状,有可能其实不是色素痣而是基底细胞瘤,要及时到皮肤科就诊。

基底细胞瘤是一种低度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切除彻底很少复发,无需放化疗,只需要长期随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