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行动 >  > 皮革奶幽灵又现? > “皮革奶”又一个三聚氰胺

“皮革奶”又一个三聚氰胺

2011-02-17 

皮革奶是是用皮革水解蛋白生产出来的乳制品,这是一种类似于三聚氰胺的物质,加入到乳制品中的目的是提高产品蛋白含量。
   一、简介
   “皮革奶”的毒害就出在这个“皮革水解蛋白”上,它是利用皮革厂制作服装、皮鞋之后剩下的下脚料甚至是动物毛发等物质,经过水解提炼而成的一种粉状物,因其蛋白含量较高,故而被称为“皮革水解蛋白粉”。
   中国农业部发出2011年安全检测计划文件,要求各地除要检测三聚氰胺外,还要严格检测皮革水解蛋白和碱类物质。
   皮革奶的主要添加物,皮革水解物的主要成分是皮革水解蛋白,而劣质水解蛋白的生产原料主要来自制革工厂的边角废料。制革边角废料中含有重铬酸钾和重铬酸钠。用这种原料生产水解蛋白,重铬酸钾和重铬酸钠自然就被带入产品中,被人体吸收。
   食品专家介绍,皮革水解物主要添加的食品是乳与乳制品及含乳饮料,作用是增加蛋白质含量。也就是说这又是一种类似于三聚氰胺的物质,而它与三聚氰胺的不同之处在于,皮革水解物的检测难度比三聚氰胺更大。
   二、检测排查
   “皮革水解蛋白”是以废旧皮革制品甚至动物毛发予以“水解”后生成的粉状物质。不法奸商将其混入牛奶,用于提高蛋白质含量,长期食用可能会致癌。
   中国媒体引述北京专家说,皮革水解蛋白的检测难度比三聚氰胺还大,因为它本身就是一种蛋白质。
   三、人体危害
   据相关采访,如果大家以为毒只是三聚氰氨的话,可能就已经有一点过时了,中国农业部现在已经下发了2011年度生鲜乳制品质量安全监测计划,其中除了要检测奶粉当中的三聚氰氨之外,还要检测皮革水解蛋白和碱类物质。
   那这种皮革水解蛋白就是利用这种动物已经废弃的皮革制品或者甚至是动物的毛发,把它们进行水解之后制成粉状,然后再混入到牛奶当中,来提高其中的蛋白质的含量。由于这些物质是含有一些有毒的物质,所以长期食用的话可能会致癌。
   有专家就批评说,现在中国的社会当中,这种趋利的现象实在是太严重了。
   轻则关节疏松重则死亡。长期食用将致癌
   报道引述农业部人士说,“这次监管计划更具体,要求更严格。”不法企业之前在牛奶中违规添加三聚氰胺,三聚氰胺成为严打对象后,他们又添加“皮革水解蛋白”,其中可能含有重铬酸钾和重铬酸钠等有毒物质,人体吸收后可致关节疏松、肿大,甚至造成儿童死亡。
   中文大学生命科学院副教授陈竟明对记者说,重铬酸钾和重铬酸钠是令皮革软化的化工原料,其中的“六价铬”是致癌物质,欧盟禁用。“奶就是奶,不应有其他物质。”陈竟明说,奶中的乳酪蛋白有特别的氨基酸成分,能为人体提供足够营养,非法添加的物质不能代替。
   四、幽灵再现
   早于2005年揭发山东奸商在牛奶中添加皮革水解蛋白,曾经大力整顿;但在2009年3月,浙江省金华市晨园乳业又被查出制造皮革奶,当场起出3包20公斤装的白色皮革水解蛋白粉末,以及1300箱受污染的牛奶产品,少数流入市面被回收,山东、山西、河北也发现同类产品。但暂时未有消费者因食用此类产品产生不良影响的报告。
   中国广播网引述北京食品检验专家王晓峰表示,皮革水解蛋白的检测难度比三聚氰胺更大,因为它本来就是一种蛋白质。现时以农业部规定的检测方法,主要是检查牛奶中是否含有羟脯氨酸,这是动物胶原蛋白中的特有成分,在乳酪蛋白中则没有,所以一旦验出,则可认为含有皮革水解蛋白。
   奸商往往在奶中搀水,但因为太稀、蛋白质不足而不能通过营养检测标准,故要加入冒充蛋白质的添加剂。《新民周刊》曾引述业内人士说,每吨水解蛋白价格为 1000元,按正规生产方法,1吨奶粉的成本算上鲜奶、人工、水电等等至少2万元,但是若搀入水解蛋白,每吨的成本不过4000至5000元,奸商正是在暴利诱惑下投毒。曾任广东省奶牛乳品行业协会会长的王丁棉则说,国外也有用新鲜的牛皮、猪皮提炼水解蛋白用作食品添加剂的,但绝对不是用化工污染过的皮革废料。他还说,这种造假的技术都是专家提供的,没有专业人士的指引,农民养牛就算养100年也养不出三聚氰胺!各地有人专门研制造假配方,然后卖给其他人,最后蔓延到全行业。
   五、法规禁止
   据相关报道,早在2004年,国家卫生部门在食品卫生监督检查中发现,一些企业以皮革废料等为原料,使用石灰、盐酸、双氧水等工业原料生产食用明胶、水解蛋白(用做奶粉原料)。利用非食品原料制备的明胶和水解蛋白含有多种有害残留物,食用后将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为加强食品卫生监管,2004年5月27日,卫生部发布卫生部公告2004年第10号,明令禁止使用皮革废料、毛发等非食品原料生产食用明胶和水解蛋白;禁止以非食品原料生产的明胶、水解蛋白为原料生产加工乳制品、儿童食品和其他食品。
   2009年3月6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印发了《全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近期工作重点及要求》(卫监督发[2009]21号)的通知。其中,打击添加皮革水解物是乳及乳制品生产领域的重中之重。
   2009年6月1日,《食品安全法》正式施行,对食品添加剂有了明确要求,食品添加剂应当在技术上确有必要且经过风险评估证明安全可靠后,方可列入允许使用范围,不得在食品生产中使用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
   农业部发布的“2011年全国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计划”中,将“皮革奶”列入监测黑名单。
   六、专家说法
   皮革水解蛋白粉,又一个三聚氰胺?
   皮革水解蛋白粉会不会是又一个三聚氰胺?广东省奶业协会副会长王丁棉表示,不排除部分乳酸饮品企业违规使用不合格水解蛋白,但乳制品企业大规模使用水解蛋白的可能性很小。
   在三聚氰胺事件发生之前,水解蛋白已经作为乳品添加剂使用。早在2005年,山东等地就曝出“正规生产的乳制品很难进入市场,而水解蛋白制作的牛奶反而卖得很好”的事件,当时山东省工商部门至少查获2.8万多件使用水解蛋白的乳制品,有200多家小厂从事这类生产。但2005年后情况相对好很多。
   相比乳品中违规使用,饲料行业的违规使用情况更早更复杂,比如在进口鱼粉中添加皮革水解蛋白粉,一度几乎是饲料行业公开的秘密。
   违规使用水解蛋白类添加剂在广东省也曾发现过。王丁棉说,2006年全国曾查出38家企业违规添加糠氨酸,广东至少有3家。
   “三聚氰胺事件后,不排除有部分企业再次将水解蛋白作为替代添加剂。”王丁棉说,比如2009年浙江金华发现的违规添加事件,这也正是本次港媒报道的主要消息来源,“但大规模使用的可能性不大”,因为2009年金华奶粉事件发生后,水解蛋白已成为乳品中明确禁止添加的物质,也是必检项目。之所以禁止添加水解蛋白,原因在于现有的检测方法,只能检测出乳制品中是否添加水解蛋白,但没法检测出水解蛋白中是否有媒体称的“含致癌物质”,只能通过单独的重金属检测确定是否添加不合格水解蛋白。
   “但确实不能完全排除仍有乳制品企业违规使用水解蛋白”,王丁棉说,比如饲料行业中使用,或者部分不法企业为保证蛋白质含量达标违规使用。
   王丁棉也认为,在蛋白质含量达标的情况下,添加水解蛋白实际上没有必要,增加成本不说,还会改变产品的品质。
  博文地址:http://blog.eastmoney.com/nb188/blog_150733110.html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