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快讯
发病率仅次于宫颈癌的子宫内膜癌,这些人群得重视!
2022-07-29
来源: cht
现代生活压力大,女性疾病发生率越来越高,女性对于自身健康更需要多一些重视。如月经不调在女性中发生率很高,但总得不到应有的关注。
而月经不调,就是这种癌症的异常表现之一。
这种癌,就是“子宫内膜癌”。
顾名思义,子宫内膜癌是一种发生在子宫内膜上的上皮恶性肿瘤。它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20%~30%,平均发病年龄为60 岁,其中75%发生于50 岁以上妇女。
在我国,其发病率仅次于宫颈癌,位居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第2位。尽管发病率较高,但子宫内膜癌的总体预后较好,主要得益于子宫内膜癌早期发现者较多,约75%的患者为早期。
子宫内膜癌变有哪些表现
1.阴道不规则出血
阴道不规则出血是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主要症状表现,年轻女性常误认为该症状为月经不调而忽视,绝经女性常出现持续及间断阴道出血,部分患者表现为绝经后出现少量阴道血性分泌物。
2.阴道异常排液
部分子宫内膜癌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上的阴道异常排液,如少量的血性白带及稀薄白色分泌物,也可有伴异味的脓性分泌物,有些患者的阴道排液中出现组织样物。
3.下腹疼痛
癌灶会引发阵发性下腹疼痛。绝经后的女性宫颈管会变得狭窄,导致分泌物引流不畅,导致宫腔积液,严重者可出现伴发热的下腹痛。
哪些人群易患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的确切病因目前还不清楚,但有一些人群很容易患子宫内膜癌
1.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子宫内膜癌的好发年龄是50~69岁,平均60岁,多见于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女性,50岁以上发生子宫内膜癌者占70%~80%。40岁以下患者占2%~5%,但近年来有报道显示子宫内膜癌发病有年轻化趋势,40岁以下发生子宫内膜癌的比例上升到13%左右。
2.肥胖女性。子宫内膜癌的发病风险随体质指数(BMI)的增加而增加。体重超过正常值15%的人群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增加3倍。
3.高血压患者。是子宫内膜癌的高危因素之一。对子宫内膜癌患者的调查中发现,约1/3的人患有高血压。高血压患者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是正常人群的15倍。
4.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比正常人群增加28倍。肥胖、高血压与糖尿病三者合称为“子宫内膜癌的三联征”,约60%~70%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合并三联征中的一种或多种。
5.内源性雌激素水平增高。如多囊卵巢综合征,表现为长期的月经紊乱,因无排卵,子宫内膜长期处于高水平雌激素的作用下,容易使子宫内膜发生癌变。
6.乳腺癌、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等家族史者。乳腺癌术后部分患者需长期口服三苯氧胺作为辅助治疗,长期口服三苯氧胺增加子宫内膜息肉及子宫内膜癌的发病风险,需定期复查。
最后建议50岁以上的女性每年接受一次的子宫内膜癌筛查;
女性要改变不良生活习惯,节制饮食,加强锻炼,通过改变生活作息以控制糖尿病、高血压以及肥胖等子宫内膜癌的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