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快讯
脊柱麻木,下肢无力?你的脊髓可能在“发言”!
2021-10-28
来源: cht
一般人若有脊柱疼痛、发热等症状,都会以为是脊椎出了问题。但若是后续出现肢体无力、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就要注意了,极有可能是脊髓炎作祟!这时就要尽早就医,否则很有可能导致瘫痪!
什么是脊髓炎
脊髓炎是神经系统炎性病变的一类特殊情况。当感染或创伤等损伤因素影响脊髓,将可能造成脊髓损伤,并诱发损伤部位周围的炎症和水肿,即形成脊髓炎。
脊髓炎一般常见于青壮年,脊髓炎常急性发病,发病时可有脊柱疼痛、发热、肢体麻木无力、呼吸困难等症状,也可以直接表现为瘫痪、受累平面以下运动障碍、感觉障碍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早期可有脊髓休克,往往在2到4周后逐渐出现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及病理反射。随着病情的逐渐恢复,运动功能较感觉恢复快。严重的患者可引起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为什么脊髓会发炎
脊髓炎的确切病因尚未明了,脊髓炎大多为病毒感染所引起的自身免疫反应,或因感染、创伤、疫苗接种等原因所致的脊髓炎症。
1、自身免疫病:主要是因为患者异常的免疫功能,攻击了自身正常的组织,损伤了脊髓内的细胞和组织,从而导致脊髓炎的发生。
2、感染因素:绝大部分患者患该病是因为受到感染引起的,各种病原体侵袭人体后,会形成局部的神经损伤,并诱发组织周围的炎症反应,结果引起脊髓炎的发生。
3、创伤:部分患者的脊柱受到长期劳损或者急性创伤时,会不同程度破坏脊柱神经组织,造成脊髓炎。
4、疫苗接种:疫苗内的某些特定物质会异常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导致患者出现了免疫功能的紊乱,从而对脊柱造成损伤。
脊髓炎该如何治疗
脊髓炎的治疗一般分为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三种:
1.一般治疗:加强护理,防治各种并发症保证功能恢复的前提。
(1)高颈段脊髓炎有呼吸困难者应及时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选用有效抗生素控制感染;
(2)排尿障碍者,应保留无菌导尿管;
(3)保持皮肤清洁,按时翻身、拍背、吸痰,以防发生压疮。
2.药物治疗:
(1)皮质类固醇激素:急性期可采用大剂量甲波尼龙短程冲击疗法;
(2)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每日用量可按0.4克每kg体重计算,成人每次用量一般20克左右,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3-5天为一疗程;
(3)B族维生素,有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
(4)抗生素:及时治疗呼吸道和泌尿系感染,以免加重病情。
3.康复治疗:早期将瘫痪肢体保持功能位,防止肢体关节痉挛、挛缩,促进肌力恢复。
怎样预防脊髓炎
要想预防脊髓炎,那么患者平时一定要注意保暖,避免感冒受凉,并且要清淡饮食,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要加强饮食的营养,患者要多吃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并且这些患者可以补充一些复合维生素。
平时要有规律的作息时间,不能熬夜,不能过度的劳累,要保证良好的睡眠质量。
如果出现了发热、肢体活动障碍、截瘫、大小便失禁等症状,一定要尽早就诊,以便判断是否真的有脊髓炎。
结语
当发现自己出现相关症状时,一定要注意尽早去医院就诊,千万不要在家里拖延时间,这种疾病也是越早治疗越能获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