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快讯
看看抑郁“阴云”下的孩子们吧!
2021-09-09
来源: cht
抑郁症,是近几年网络上的热门词。很多人心情不好的时候,常常会说:“我emo(抑郁)了”。但这只是抑郁情绪,和抑郁症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抑郁症也会侵扰孩子
抑郁症是一种高致死、致残、反复发作的疾病,全球约1/5的人群有过抑郁症的经历,抑郁症在现代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而当越来越多的目光聚集在“抑郁”上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深陷抑郁之苦的不仅有大人,还有最应该无忧无虑的孩子。
很多人会说:“小孩子有什么可抑郁的?”“不愁吃穿,还有什么不高兴的?”
一项在 2018 年发表的研究显示,中国儿童和青少年出现抑郁症状的比例是 19.85%,在中部地区的儿童和青少年中,这个比例甚至达到了 23.7%。
也就是说,在中国,每 5 个孩子中,就有一个可能存在抑郁症状。
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青少年出现重度抑郁症状的比例也在增加。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国民心理健康报告 (2019-2020)》显示,在高中的孩子当中,重度抑郁的检出率高达 10.9%~12.5%。
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是怎么盯上我们的孩子的?那些身处其中的儿童青少年又在承受怎样的一切?
孩子的生活也不是一张白纸
相比物质生活,各种“软性”的生活压力与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状更加相关。
01 容貌焦虑
关于美丑的评价,从儿童时期就开始了,对容貌焦虑的青少年到成年初期患抑郁症的风险增加50%-285%,而男孩患重度抑郁症的可能性更高。
02 家庭因素
研究发现,严苛有余、温情不足的父母教养的孩子,出现抑郁症状的风险更高。许多父母习惯对照别人家的孩子,强调自家孩子不好的地方这相当于手把手教孩子用致郁的方式思考。
父母之间的冲突,也是抑郁情绪的一大诱因,它会让青少年在情感上产生不安全感。
03 霸凌和孤独
引起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校园霸凌在中国常见得难以置信。长期的、重复的肢体冲突,孤立都算校园霸凌。据调查,66.1%的男生和48.8%的女生同时遭受1钟以上的霸凌。8.1%的男生和2.9%的女生同时遭受4钟以上霸凌。
而孤独感也是青少年抑郁的重要影响因素,不被同伴接纳比家庭带来的抑郁风险更大,它和抑郁直接相关。
这些生活中琐碎的小小细节,每一次都会像一根针扎向孩子的内心,不同于成年人抑郁的症状,儿童青少年的抑郁症状常常会有不一样的表现,慢慢地,一些人被贴上了问题小孩的标签。
儿童青少年抑郁症表现
01 厌学、成绩下滑
很多心理学家发现,抑郁是和上学困难联系得最为紧密的情绪问题。陷入抑郁时,孩子们会感到很累,集中注意力也很困难。有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的海马体较健康的人往往更小,也会停用一些大脑连接,影响大脑的整体功能。
02 易激怒
有研究发现,未成年人抑郁时,通常还伴有冲动、易怒的表现,其中男孩占很大比例。
03 躯体症状
抱怨身体不适往往是儿童青少年抑郁时最常用的求助方式。腹痛、头痛、失眠、食欲不振等都是常见的抑郁躯体化症状。
如何应对抑郁症
当发现儿童青少年有明显抑郁症症状,且持续了较长一段时间,要及时就医,接受干预和治疗。常见的方式有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和联合治疗。
在寻求治疗的过程中要尽量寻找专业背景的医生,积极和医生沟通,听从医生的意见,不能自我感觉良好就自行停药,此举极易引起疾病复发。
当然,最终要的是身边人尤其是家人的理解和关爱。首先应该正确看待青少年抑郁症,其次要尊重孩子,改善教养方式,另外还可以鼓励孩子发展兴趣爱好和参加体育活动,教孩子与他人沟通的技能,帮助其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更细微的,比如一个拥抱,一句表扬,告诉他们,渡过了这条情绪的河流,对面的阳光依旧灿烂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