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行动 >  > 雾霾来袭 > 雾霾与血液系统疾病

雾霾与血液系统疾病

2015-04-07  来源:搜狐网

雾霾与血液系统疾病
           世纪坛医院血液科吴学宾
      近日,北京雾霾天气非常严重,已经持续地发出了黄色或橙色预警。雾霾天气对人们的心身健康造成了极大地损害,其中最主要的是对我们的呼吸道、心血管系统、皮肤等造成的伤害最大最直接。
      那么,雾霾天气究竟对血液系统有没有影响,有什么样的影响呢?要明白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就需要了解雾霾究竟是什么,它包含了哪些有害物质。
      雾霾是雾和霾的混合物,早晚湿度大时,雾的成分多;白天湿度小时,霾占据主力,相对湿度在80%到90%之间。其中雾是自然天气现象,空气中水汽氤氲,虽然以灰尘作为凝结核,但总体来说无毒无害;霾的核心物质是悬浮在空气中的烟、灰尘等物质,空气相对湿度低于80%,颜色发黄。霾的气体能直接进入并粘附在人体下呼吸道和肺叶中,对人体健康有伤害。雾霾天气的形成主要是人为的环境污染,再加上气温低、风力小等自然条件导致污染物不易扩散所造成。
      霾也称灰霾,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盐、硝酸盐、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使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如果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0米时,将这种非水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称为霾(Haze)或灰霾。
      霾与雾的区别在于发生霾时相对湿度不大,而雾中的相对湿度是饱和的(如有大量凝结核存在时,相对湿度不一定达到100%就可能出现饱和)。一般相对湿度小于80%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就是霾造成的,相对湿度大于90%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雾造成的,相对湿度介于80-90%之间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霾和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但其主要成分仍然是霾。霾的厚度比较厚,可达1-3公里左右。霾与雾、云不一样,与晴空区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界,霾粒子的分布比较均匀,而且灰霾粒子的尺度比较小,从0.001微米到10微米,平均直径大约在1-2微米左右,肉眼看不到空中飘浮的颗粒物。由于灰尘、硫酸盐、硝酸盐等粒子组成的霾,其散射波长较长的光比较多,因而霾看起来呈黄色或橙灰色。
      在雾霾天气中,PM2.5是“罪魁”。主要来源有多个。一是汽车尾气。近年来,城市的汽车越来越多,排放的汽车尾气量也越来越多,对城市空气中PM2.5的“贡献”约为60%左右。二是道路扬尘和建筑施工扬尘。根据研究,道路扬尘是PM2.5的主要来源,占PM2.5来源的20%左右。三是工厂制造出的二次污染。四是冬季取暖时燃烧煤炭低空排放的污染物。五是生物质(秸秆、木柴)的燃烧以及垃圾焚烧产生的烟尘,这也是PM2.5的重要来源。研究表明,在环境性致癌因素中,放射线等物理因素约占5%,病毒寄生虫等生物因素约占5%,而90%的癌症是与化学因素相关的。
     众所周知, 霾对机体最常见的危害是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皮肤过敏,儿童生长发育以及生殖能力等。霾的组成成分非常复杂,包括数百种大气化学颗粒物质, 其中有害健康的主要是直径小于10微米的气溶胶粒子,如空气中的灰尘、矿物颗粒物、海盐、硫酸盐、硝酸盐、有机气溶胶粒子、有机碳氢化合物,燃料和汽车废气等。
      由于雾霾的成分中含有上述有害物质,那么,雾霾能够导致血液系统疾病的回答就是肯定的。比如,雾霾天气中的粉尘以及其中所包含的花粉、虫螨、病源微生物和一些化学物质等均可导致皮肤过敏,甚至使机体因过敏发生变态反应而引起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和脆性发生改变产生过敏性紫癜。资料显示,约三分之一的过敏性紫癜的病因与虫螨和粉尘等有关。
      雾霾以PM2.5为代表的细粒子污染,已成为我国目前城市空气污染中最重要的污染源。在PM 2.5形成之前,还有一个最最重要的前体物质叫做挥发性有机物--VOCs(Votatile Organic Compound)。这些挥发性有机碳氢化合物的主要成分有烃类、卤代烃、氧烃和氮烃等,它包括苯系物、有机氯化物、氟里昂系列、有机酮、胺、醇、醚、酯、酸和石油烃化合物等。其主要来源是来自于燃料燃烧和交通运输、燃煤和天然气等燃烧产物、吸烟、采暖和烹调等的烟雾,建筑和装饰材料、家具、家用电器、清洁剂和人体本身的排放等。资料显示以前北京地区大气中,VOC在PM2.5细粒子中的比重仅20-30%,但近几年上升很快,有机物已经占到PM 2.5的30-40%,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由VOCs在大气中向颗粒物的转化。由于这些在雾霾中的有机碳氢化合物如多环芳烃、挥发性有机物和醛类化合物等有害物质的浓度不足以达到使人体产生急性中毒的水平,因此,对于血液系统疾病而言,其危害通常都是一个慢性过程。我们已经知道,像苯这样的多环芳香烃类的有机化合物可以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其长期接触会使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生率增加近3倍;这些有机碳氢化合物也会引起诸如溶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甚至白血病等,只不过这些疾病的发生发展和人体接触吸入这类有害物的浓度以及接触时间长短有关。
      另外,雾霾中所包含的一些重金属盐如对人体毒害最大的5种重金属汞、镉、铅、砷、铬等等都会造成造血系统的损害而产生血液疾病。如慢性砷中毒可以引起溶血、贫血、全血细胞减少、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白血病等;慢性铅、铜、汞等中毒会导致溶血、贫血、血细胞减少等。世界上最著名的汞中毒事件是发生在1956年日本熊本县水俣湾的“水俣病”。由于重金属进入体内后不能够被直接代谢排出,需要通过机体的解毒机制如谷胱甘肽等予以螯合分解等才能够排出体外,致使其在体内的代谢过程非常缓慢甚至有些重金属如铅等不能够或很难被代谢排出体外。因此,长期或/和大量的接触这些重金属就容易造成在机体内的蓄积导致人体受到伤害,发生各种疾病。
      对于已经罹患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雾霾天气对于这类人群的危害是极大的。由于某些血液疾病有些是经过放化疗(如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等),有些是疾病本身(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会出现全血细胞减少,尤其是白细胞的减少,使这类疾病患者的机体对外界的抵抗力极弱,病人极易引起呼吸道感染,而雾霾天气最大的危害就是呼吸系统,因此,我们这类人群要比普通人群更易感染呼吸系统疾病,而且,由于这类患者机体免疫力也非常低,一旦感染所造成的危害往往要显著大于普通人群,甚至危及生命。另外,对于一些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机体的免疫功能也是下降的,也是雾霾天气的易感者和易受害人群,也非常容易因雾霾天气而感染呼吸道疾病。对于这一类人群来说,预防为主是最为重要的手段,最好的办法就是呆在家里,戴上口罩,不要开窗,不要外出,有条件可以进行室内空气净化等,如果必须外出也要做好防护,戴帽戴口罩,回家后清洗暴露肌肤等,使病原微生物或其他有害物质对我们机体的侵害降到最低。饮食方面宜选择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多饮水,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这样不仅可以补充各种维生素和无机盐,还能起到润肺除燥、祛痰止咳、健脾补肾的作用。少吃刺激性食物,多吃些梨、橙子、橘子等清肺化痰食品。一旦有感染迹象如发烧、气短咳嗽加重等,就要及时到医院就医,以免贻误病情。
      总之,在雾霾天气里,做好自身防护最为重要。减少不必要的户外活动,尤其是锻炼身体等比较剧烈的活动,外出戴好口罩帽子,回家后注意清洗。饮食方面以富含维生素为主,多饮水,少食刺激性食物。有人认为经常食用金针菇有利于排除重金属离子和代谢产生的毒素和废物,能有效地增强机体活力。新加坡研究人员发现,金针菇菌柄中含有一种蛋白质,可以抑制哮喘、鼻炎、湿疹等过敏性病症,没有患病的人也可以通过吃金针菇来调节免疫系统。还有人认为吃胡萝卜有益。最近,日本专家发现胡萝卜中的β-胡萝卜素能有效预防花粉过敏症、过敏性皮炎等过敏反应。日本专家通过实验鼠研究发现,β-胡萝卜素能调节细胞内的平衡,使实验鼠较难出现过敏反应。在我们日常生活的食物中,紫菜所含蛋白质要远远高于鲜蘑菇香菇等菌藻类食物,其每100克食部(按食用部位)中,蛋白质含量为28.2克;而胡萝卜和菠菜中所含的β-胡萝卜素为最高,每100克食部中所含β-胡萝卜素分别为3.62毫克和3.87毫克。但是,饮食建议都应该是适量为佳,任何的过度饮用都会造成对机体的不利影响和营养失衡。然而,最根本的预防雾霾对我们造成伤害的措施就是彻底根除雾霾,因此,我们人人都必须要为减少雾霾做出自己应有的一点贡献,使我们居住的环境发生根本性的良好改善,使我们这块耐以生存的土地成为我们真正的美好的幸福家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