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快讯
孩子晚上怕黑怎么办,教你如何走进孩子的内心
2021-09-02
来源: cht
小明是一名9岁的男孩,家人发现活泼外向的他最近变得胆小,只要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就会感到害怕。
本来已经分床一年多了,但是最近晚上他总是说害怕,不敢自己睡,爸爸妈妈陪着睡着后离开,他也会中间醒来去找爸妈。
此外他也不敢一个人坐电梯下楼找小朋友玩,也不敢自己洗澡或者去厕所了。尤其是晚上的时候更加严重,说怕黑,一定要把灯全都打开。
家里人都很奇怪,明明性格大大咧咧的孩子,怎么突然就变得胆小了呢?
孩子为什么会害怕
实际上恐惧、害怕也是一种正常的情绪,恐惧情绪的存在能够帮助人们避免危险。
比如看到或遇到凶恶的狗或者看到起火等情境,害怕的情绪会让人远离这些危险的事物,保证自身安全。
其实生活中能让孩子害怕的事物有很多,可以是真实存在的事物,比如蛇、蜘蛛等可怕的动物,或者针头、刀等锐利的物品。
同时也可以是一些孩子想象中的事物,如鬼、幽灵、怪物、怕黑等等。
面对未知的事物人们都会感到害怕,而孩子想象力丰富,但由于认知发展的局限,有时他们难以区分现实和想象,就很容易“怕黑”、“怕鬼” 。
家长怎么帮助孩子面对害怕
第一,减少不良信息的刺激。对于一些恐怖电影、侦探小说等,孩子会既害怕又好奇,尤其是小年龄的孩子看的电影、读物等,建议家长先要了解其中的内容,并且评估是否适合自己的孩子。
第二,学会放松、转移注意力。如果孩子已经接触这些内容,并且出现明显的害怕情绪,家长可以用和孩子一起深呼吸、抱抱孩子等方法帮助孩子放松,之后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让孩子不再继续关注这些让他害怕的事物。
第三,提供稳定、安全的环境。有的孩子出现害怕情况会持续几天、甚至好几周。
在这期间,家长需要为孩子提供让他们感到安心的环境,比如可以陪着孩子入睡、睡觉时开着小夜灯等让孩子觉得安全的方式,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在安全的环境中的,这样就会慢慢不害怕了。
第四,陪孩子一起面对恐惧。比如创造一个游戏的氛围,让孩子在轻松、愉快和安全的环境中表达自己在黑暗中害怕什么,并且想象自己可以用什么样的方法打败黑暗,需要家长提供什么样的帮助,帮助孩子面对恐惧,克服恐惧并重新获得掌控感。
正常的恐惧情绪只有在面对这些场景的时候才会出现,脱离场景后害怕的情绪就会逐渐减轻或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