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快讯
得了功能性胃肠病不要怕,这四个方法应对它!
2021-09-02
来源: cht
现实中有许多人,吃完饭就胃胀,有时候还胃疼、反酸水,这时需要警惕,可能是患了功能性胃肠病。
什么是功能性胃肠病
功能性胃肠病是一个非常常见的疾病,全球发病率大概是10%至30%。
功能性胃肠病的主要表现是餐后饱胀、上腹胀痛、 上腹灼热感、食欲不振、恶心等,并且持续6个月,反复发作。
当然,还要排除一些别的症状 ,比如消瘦、 贫血、黑便、吞咽困难、腹部肿块、黄疸等。
功能性胃肠病的病因
功能性胃肠疾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胃肠动力障碍。比如,胃排空延迟。
第二,内脏感觉过于敏感。人家的胃能装500克,功能性胃肠病患者的胃,装50克就开始叫苦连天。
第三,胃底对食物的舒张功能下降。导致吃了饭之后,胃撑不起来,吃上一点就饱。
第四,精神因素。抑郁、焦虑的人、个性异常的人,患功能性胃肠疾病的概率要高很多。但精神心理问题只占一部分,并不能把所有功能性胃肠病的患者扣上“精神问题”的帽子。
如何治疗功能性胃肠病
想要对付功能性胃肠病很简单,对着发病机制进行治疗就是了。
第一,就是调整生活方式,戒烟戒酒,别喝咖啡、浓茶,避免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比如说对乙酰氨基酚等。
第二,舒缓心情,缓解抑郁焦虑。心理治疗在功能性胃肠病当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如果平常很受这个病的困扰,建议看看心理医生。
第三,适量运动。如果不想吃饭,那就让身体动起来,它自然就会向你发出吃饭信号了。
第四,药物对症治疗。比如常有反酸的人,可以服用奥美拉唑等制酸药物。如果合并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那就加用抗幽门螺旋杆菌药物。如果胃肠动力不足,比如说餐后腹胀等,可以加用促进胃肠动力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