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快讯
从2020全球癌症报告认识肿瘤和癌症
2021-04-26
来源: cht
肿瘤
什么是肿瘤,什么又是癌症?
说到肿瘤,很多人都是忧心和恐惧的,认为有了肿瘤便是患上了癌症。其实不然,肿瘤和癌症是不一样的,肿瘤有良性和恶性之分,通常我们称为的癌症其实只是恶性肿瘤中的一部分,而部分良性肿瘤也有发展为恶性的可能。
现代对肿瘤的定义是,生物体内的正常细胞在众多内因(如遗传、内分泌失调、营养不良等状况,紧张等等)和外因(如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等)长期作用下发生了质的改变,从而拥有了过度增殖的能力而形成。这种异常细胞的增殖即不符合正常细胞的生长,也不符合生理的需要。
对此,我们可以将肿瘤概括为:绝大多数肿瘤是由自身机体细胞而来,不是外来;在肿瘤形成过程中,内外因素都很重要,需要很长时间形成,在癌前病变阶段,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逆转的,一旦已经癌变,虽有一定的阶段性,一般是不可逆转的。
古今中外看肿瘤
瘤不是现代才有的病变,而是一种古老的疾病,不但人类有,动物也有。人类自从有文字以来,就有关于肿瘤的记载。我国殷墟甲骨文就有“瘤”,两千多年前的《周礼》中就有记载专门治疡的医生,称为“疡医”。
在后来的历史中,中医认为体内气血亏损、运行失调和五脏六腑的蓄毒等体内失调导致了肿瘤发生。在西方医学中,几乎从医学史开始的时候就有关于肿瘤的记载,古埃及草纸时代就有用砷化物制成的油膏治疗有溃疡的肿瘤,后来希波克拉底对肿瘤有了比较确切的认识,人们把肿瘤看成是“黑胆汁”凝聚、淤滞而成。直到1853年发布的《异常肿物》被认为是近代第一部肿瘤学专著,不但描述了癌细胞的形成,同时描述了癌细胞的发展。
据英国独立报在2016年报道,科学家发现迄今最古老的恶性肿瘤,在南非境内挖掘发现的早期人类腿骨化石,被证实是历史上最早的恶性肿瘤证据,其历史可追溯至170万年前。该骨骼化石显示存在骨肉瘤,这是一种侵入形式的骨癌,位于跖骨,是人体连接脚趾的5根长骨骼之一。科学家无法精确分析该骨骼来自于哪种早期人类,但是他们确信这属于远古人类,而不是猿类生物。
肿瘤的全球现状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署(WHO/IARC)最近发布了最新版全球癌症报告,即《2020全球癌症报告》,讲述了全球癌症的发病情况、癌症危险因素和最新的癌症防控措施等。其中可见,全球癌症发病和死亡数在不断升高。《报告》显示,2018年全球新发癌症例数为1810万。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预计到2040年,全球癌症新发例数将超过2700万。
2018年全球癌症死亡人数约955万人,较2014年增加72万,癌症导致早死(死亡年龄为30~69岁)。据估计,2016年全球癌症导致早死例数450万,占癌症死亡人数的50%以上。
常见癌症的发病和死亡情况中外则大不相同,全球最常见癌症依次为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前列腺癌、胃癌和宫颈癌。与全球癌症谱不同,中国最常见的癌症依次为肺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乳腺癌和食管癌,消化道癌症多见,可能与文化、饮食模式、摄入食物营养素低及食品污染有关。
吸烟与肺鳞状细胞癌(鳞癌)关系最密切,目前随着吸烟率的下降,肺鳞癌下降,肺腺癌升高。我国男性肺癌仍以鳞癌为主,但也出现鳞癌下降、腺癌上升的趋势。我国女性吸烟率低,肺癌病理类型以肺腺癌为主,也呈上升趋势。80年代至今,乳腺癌的发病率在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先上升后趋于稳定,但在日本、中国、印度等国家却快速上升。过去30年,男性和女性结直肠癌在印度、泰国、中国等国家处于上升阶段。前列腺癌在中国、泰国、日本等国家处于快速上升时期。
主要危险因素:烟草、感染、酒精
烟草:
每年烟草导致的癌症死亡例数为240万,烟草使用是全球首要预防的癌症危险因素。吸烟可导致至少20种癌症,在2015年,有13亿人使用烟草产品,全球约1/4男性每天吸烟。在中国,2018年男性吸烟率达到50.5%,女性为2.1%,30%~40%的中国男性每天吸烟。
感染:
目前,有11种明确可导致癌症的感染性病原体,包括幽门螺杆菌(HP)、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EB病毒、卡波济肉瘤相关疱疹病毒(KSHV)、人嗜T-淋巴病毒1型(HTLV-1)、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埃及吸血虫、泰国肝吸虫、华支睾吸虫等。每种感染源可导致一种甚至几种类型癌症。据估计,全球1810万新发癌症中,1/8由感染导致。
酒精:
酒精与多个部位的癌症有关,如口腔、口咽、喉咽、食管、结肠、直肠、肝、胆管、喉、乳腺,2016年酒精导致的癌症死亡例数为37.6万人,男性居多,约29.8万。
防癌措施:多种方式结合
改善不良行为
禁止吸烟和戒烟是降低癌症发病和死亡最有效的方式,尤其对于肺癌效果最显著。
均衡饮食和营养、适宜体力活动、控制体重。水果、蔬菜、坚果、豆类、天然谷物富含维生素、植物化学物质和膳食纤维,可以抑制癌变;而红肉、加工肉、糖、超加工食品如碳酸饮料、炸鸡、含糖饮料和酒精饮料等则限制摄入。肥胖与多种癌症有关,改善久坐行为、进行适宜的体力活动有助于控制体重。
接种疫苗
疫苗接种是降低感染相关癌症的有效措施。目前已成功研发了针对乙肝病毒和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疫苗,2002年我国将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纳入国家免疫计划,乙肝病毒携带率显著降低,但农村全程接种率低于城市。HPV疫苗不仅可预防宫颈癌,也可预防一部分肛门、外阴、阴道、阴茎、口咽部癌。
筛查、早期诊断
有症状患者及早就医,无症状的人进行系统筛查可达到降低癌症发病和死亡的目的。建议肺癌采用低剂量螺旋进行筛查,乳腺癌采用钼靶X线或查体进行筛查,宫颈癌可采用HPV-DNA检测、细胞学等方法进行筛查。
高风险人群及早预防
对于乳腺癌高风险人群,服用抗雌激素药物可降低30%~70%的发病风险;长期小剂量服用阿司匹林和非甾体抗炎药物,可降低1/3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遗传因素是癌症发生的主要诱因之一,有家族史的人群可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对遗传性癌症进行监测、药物和预防性手术防止癌症的发生。
癌症给全球带来了沉重负担,我国多种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呈现上升趋势,所以我们平时的生活方式一定要保持健康,注意预防;值得一提的是,据统计,中国的癌症治疗存活率在2003年到2015年之间,足足提升了10%!相当于每年从死神手里拉回20多万人的生命,并且是每一年都会增加1%。万一不幸得了癌症,也不需要绝望,大部分癌症都是可以治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