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为领 创新为基 集约为力
2019-03-11
来源: cnpharm
![]() |
图为李翠枝代表在质检工作一线。 伊利集团供图 |
□ 伊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食品行业走过了从市场匮乏到物质丰富、从品种单一到特色频出的路径。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食品产业正面临重大战略机遇期,处在“调结构、转方式、换动能”的转型升级关键时期,食品产业如何转型升级?如何应对发展中的难点、痛点?
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伊利集团质量检测控制中心主任李翠枝结合工作实践经验,提出落实高质量发展,全面推动食品行业品质升级的建议。
食品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在国计民生中扮演着特殊角色,不仅关系到大众的生活质量,还直接影响大众的健康水平。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李翠枝代表认为这更令她感到责任重大:“小康不小康,首先看健康。作为一名长期在食品行业质检一线的工作者,我将继续坚持为产品品质‘站好岗、守好位、尽好责’,用品质守护‘全民健康’、助力实现‘全面小康’。”
在质检一线工作20多年,李翠枝代表一直在生产线上为消费者严把品质关。
“作为人大代表,我深知肩上的使命。我认为,在食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必须‘坚守品质不放松,立足品质促发展’。”今年两会,李翠枝代表尤其关注食品行业品质升级工作,并就食品行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议。
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让李翠枝代表感到,我国食品行业要从质量时代升级到品质时代,必须进一步加强标准引领,实行标准战略。“要推动品质升级,首先要有一套完整、系统的标准战略作为指引。标准是质量的‘指路牌’,有什么样的标准就有什么样的质量,高标准才有高质量。”李翠枝代表说,“一直以来,伊利集团在生产中坚持把标准建设作为品质升级的牵引绳,通过建立标准机制、参与标准制定、贯彻严苛标准等举措,引领行业品质升级。凭借标准化建设的成绩,我们入选了第一批国家级消费品标准化试点项目。”在标准问题上,李翠枝代表建议,加大对行业龙头标准化研究的资金扶持力度,鼓励龙头企业打造标准化基地,推动食品行业实施标准化战略,以便抢占世界行业标准的制高点,促进食品行业品质升级。
与所有行业一样,实现食品行业的创新发展和品质升级,需要加大基础研究投入,为品质升级夯实基础。对于基础研究的重要作用,李翠枝代表深有感触:“举个例子,伊利集团深耕母乳研究17年,建立了首个中国母乳研究数据库,在此基础上研制出了‘α+β专利蛋白’和核苷酸等重要专利技术,还打造了相关的系列婴幼儿配方奶粉。可以说,正是有了在基础研究领域的深耕,我们才让中国宝宝享受到了更接近母乳的营养,让中国宝宝有了充足的营养保证。”依托基础研究的不断升级,伊利集团赢得了众多消费者的认可。对于基础研究,李翠枝代表建议国家进一步支持食品行业,特别是支持龙头企业的相关工作,不断开发大量适合我国人口特点的高端、超高端产品,持续推动我国食品行业品质提升。
《中国食品产业发展报告(2012~2017)》显示,全国1180万家获得许可证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中,小、微型企业和小作坊占全行业的90%以上,“小散弱”局面严重影响食品行业的品质保障能力。对此,李翠枝代表提出,要进一步提升品质保障能力,推动产业集聚,推动行业集约化发展,以产业模式创新探索行业品质升级的新路子。在此过程中,龙头企业要充分发挥集聚带动效应。
据悉,伊利集团计划在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新建一座健康食品产业园。“产业园建成后,将进一步推进整个行业的集约化发展,大大提升产品品质保障能力。未来,我国健康食品行业有望引领全球食品行业的发展。” 李翠枝代表说。
2019年,食品行业面临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消费升级等诸多时代所赋予的任务,对于每一个从业者来说,这既是挑战也是使命。伊利集团正以实际行动助力全行业向高质量发展全面转型,守护食品行业品质水平,守护大众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