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行动 > 健康快讯 > 被诊断骨质疏松, 不妨做个骨标志物检测

被诊断骨质疏松, 不妨做个骨标志物检测

2018-11-19  来源:

lifetimes

如果把人体比作一幢大楼,骨骼就像钢架一样重要。在很多人眼中,“健骨”“补钙”“预防骨质疏松”都是老年人需要注意的事。事实上,国人骨骼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据2015年发布的中国首个骨指数报告显示,中国人骨健康平均分未“及格”,超过三成国人骨骼指数不达标。伴随人口老龄化加剧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骨质疏松已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岳华教授

“提及骨质疏松,大家第一反应就是‘缺钙’。事实上,骨质疏松症是因为各种原因导致骨强度下降,骨折高风险增高的代谢性骨病。与缺乏运动、维生素D等多种营养素以及各种内分泌、代谢紊乱有关。目前,我国骨质疏松治疗水平已经取得长足发展,但依然存在着就诊率低、治疗率低、治疗依从性差等问题。因此提高公众的防治意识,重视骨标志物检测,对于提高骨健康、减少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全面优化个人健康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岳华教授指出。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检验科主任范列英教授

对此,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检验科主任范列英教授进一步指出:“近年来,骨标志物检测在骨健康和个人健康管理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可分为骨转换标志物和骨代谢相关标志物。其中,骨转换标志物可以反应全身性的骨代谢变化,可用于风险预测、鉴别诊断、疗效监测,助力提高骨质疏松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而作为骨代谢标志物之一,维生素D检测可用于尽早发现无明显临床表现的维生素D缺乏情况,对于加强骨健康管理及诸多疾病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骨松”患者治疗依从性差? 试试骨转换标志物检测

骨质疏松是一种“无声无息”的流行病,主要因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临床无症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风险随之增加,严重者可引发脊柱骨折、股骨颈骨折、胫骨骨折等在内的骨质疏松性骨折,导致严重后果。据统计,2006年我国50岁以上人群中骨质疏松和骨量低下的患者约有6,944万人,2020年预计将达到2亿8,660万人[1]。最新的中国骨质疏松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40-49岁人群骨质疏松患病率为3.2%,其中男性2.2%,女性4.3%;5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为19.2%,其中男性6.0%,女性32.1%;6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为32.0%,其中男性10.7%,女性51.6%[2]。我国男性骨质疏松患病率水平与各国差异不大,女性患病率水平显著高于欧美国家,与日韩等亚洲国家相近。此外,骨质疏松性骨折具有高致死、致残率,调查显示,有20%的患者在发生髋部骨折一年内死亡,30%的患者永久致残。

骨质疏松症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老年性骨质疏松、特发性骨质疏松,以及由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和/或药物导致的骨质疏松,其高危人群包括老年人、绝经女性、母系家族史(尤其髋部骨折家族史)人群,而低体重、性激素低下、吸烟、过度饮酒或咖啡、缺乏锻炼、饮食中钙和维生素D摄入不足等人群也都应引起足够重视。

近年来,骨转换标志物检测在骨质疏松治疗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可分为骨形成标志物和骨吸收标志物,具有快速、灵敏及在短期内反映全身性的骨代谢动态变化的特点。在众多骨转换标志物中,骨形成标志物1型原胶原N-端前肽(P1NP)和骨吸收标志物1型胶原羧基端前肽β特殊序列(β-CTX)是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IOF)和国际临床化学和实验室医学联合会(IFCC)推荐的骨质疏松症干预过程中敏感性相对较好的指标,可帮助鉴别骨质疏松类型、评估病情变化、预测骨丢失和骨折风险,且更快反映骨质疏松症的治疗疗效。《2017中国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指出:骨转换标志物可以在药物治疗后1-6个月发生明显变化,通过测量其变化情况可以了解骨吸收抑制剂或骨形成促进剂的作用效果,有利于预测疗效,增加药物治疗的依从性。

岳华教授指出:“骨质疏松的治疗效果有赖于患者良好的依从性。研究表明,有益增强依从性的因素是医生的鼓励和明确的疗效[3]。而骨转换标志物检测能帮助临床医生和患者更早评估骨质疏松的治疗效果,助力提升患者依从性,从而提高疗效。因此,提高公众对骨转换标志物的了解,重视骨标志物检测,对于全方位改善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诊疗管理具有重要价值。”

罗氏诊断Elecsys骨转换标志物检测基于先进的电化学发光技术,提供了包括总P1NP检测和β-CTX检测在内的完整菜单,具有优异的精确度和批间一致性,为临床和患者提供长期精确的疗效监测,提升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有效助力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管理。

预防潜在患病风险难? 定期进行维生素D检测

作为骨代谢标志物之一,越来越多的循证医学证据表明,维生素D缺乏与骨质疏松、骨折、佝偻病和软骨病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维生素D缺乏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慢病肾病、自身免疫疾病、常见肿瘤的患病风险。然而,在我国维生素D缺乏的状况普遍存在。据统计,目前我国超过86%的人群存在维生素D水平缺乏(低于20 ng/ml)或不足(低于30 ng/ml)的问题[4],其中包括中老年人、孕妇、新生儿等多类群体。

“维生素D水平缺乏或不足一般无明显的临床表现,往往易被大众所忽视,导致许多患者未得到及时补充,从而增加各类疾病的风险。”范列英教授表示,“对于骨质疏松症患者而言,维生素D能助力骨质疏松药物发挥最佳疗效,并降低跌倒及骨折风险。因此,定期检测维生素D水平,可以尽早发现维生素D缺乏的情况,从而及时进行维生素D的补充,这对于加强骨健康管理及预防相关潜在疾病的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人体对维生素D的吸收存在个体差异性,盲目补充可能存在潜在风险。对此,《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临床应用共识(2018)》反复提及,在服用各类维生素D补充剂前后,建议进行血清维生素D水平检测,可指导调整维生素D剂量,以确保维生素D达到最优水平,全面优化个人健康管理。

目前,维生素D检测难度较大、检测方法众多,但无论从临床还是技术层面评估维生素 D 检测方法,准确性和精密度均是最重要的评估标准。罗氏诊断Elecsys Vitamin D total检测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是已进行LC-MS/MS标准化的检测方法之一,具有高准确度和高精密度特点,只需一管血,18分钟就能快速、准确、可靠地评估人体内维生素D的水平,正确识别维生素D高度缺乏的患者,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科学合理地补充维生素D,降低包括骨质疏松症在内的多种疾病的患病风险。

罗氏诊断中国专业诊断和分子诊断部-免疫产品市场部经理游馨谊女士

罗氏诊断中国专业诊断和分子诊断部-免疫产品市场部经理游馨谊女士表示:“作为全球体外诊断市场的领导者,罗氏诊断始终高度关注健康管理领域,并坚持创新,致力于将最新、最先进的检测产品引入中国。在骨健康管理领域,罗氏诊断Elecsys骨转换标志物检测和Elecsys Vitamin D total检测,可有效帮助优化个人健康管理。未来,罗氏诊断将继续与临床及检验领域专家携手,为提升中国人群骨健康管理水平、保障中国人群健康贡献力量。”

[1]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17,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7

[2] 中国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

[3] IPSOS Health, European Survey of Physicians and Women with Osteoporosis, January – April 2005. Sponsored by Roche/GSK

[4] The 7th Chinese-international Bone and Mineral Confernce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