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血吸虫病?
人类对血吸虫病的认识,在国内外很早就有记载。我国湖北江陵凤凰山168号西汉男尸,从其肝脏找到许多日本血吸虫卵;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女尸直肠组织中也分离出日本血吸虫卵,说明早在2100年前,我国长江流域、江汉平原沼泽地带就有日本血吸虫病的流行了。
血吸虫病是可以治疗和预防的。毛主席在58年看到人民日报登载的江西余江县人民战胜血吸虫病,欣然写下诗词《送瘟神》诗词中除了描述血吸虫的危害,还描述了人们战胜血吸虫病后的景象,“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破坏血吸虫需要的环境,不给它需要的条件,就可以打断血吸虫的生活链。余江县人民当时就是开展了群众性的消灭钉螺的运动,而使血吸虫病得到了一定的控制。
日本血吸虫病是属于人兽共患性寄生虫病,也就是说,血吸虫的成虫不仅能在人体寄生,也可在一些动物体内寄生。目前已知有40种家畜和野生动物可以作为血吸虫的终宿主——成虫寄生的生物。在我国自然感染血吸虫的家畜有牛、犬、猪等;野生动物有褐家鼠、野兔、野猪等。这些动物和血吸虫病人一样,都可以排卵,成为传播血吸虫病的来源——传染源。消灭传染源,对病人或病畜采用有效的药物进行治疗,目前首选药物是吡喹酮;血吸虫在进入人体或动物体之前,先要在钉螺体内发育,灭螺就成了预防血吸虫病的一个关键环节,改变环境和药物灭螺可以相结合。更重要的是健康教育,让人们改变不良的习惯,不让虫卵入水,不给虫卵发育的机会;穿防护衣裤靴下水田,防止尾蚴侵入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