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科普 > 科普知识问答  > 知"瘟"防"疫"  > 了解寄生虫病,防止虫子寄生 > 什么叫土源性寄生虫病?

什么叫土源性寄生虫病?

 土源性寄生虫从字面上看是从土里来的虫子,有一定道理。有些寄生虫的虫卵需先在外界的土壤里发育到感染期,然后进入人体内继续生长发育,使人患病。后来依寄生虫的生物特性将寄生虫在进入人体之前,不需要到其他生物体内的寄生虫统称为土源性寄生虫。这些寄生虫引起的疾病称为土源性寄生虫病。土源性寄生虫主要包括:蛔虫、鞭虫、钩虫、蛲虫。因为它们的形态都呈线状,故统称为土源性线虫。

 蛔虫、钩虫、鞭虫的虫卵都需要到土壤中进一步发育才可感染人。而蛲虫的虫卵虽不需要到土壤里,但也不需要其他的生物体,只需几个小时就可发育为感染期虫卵。

 蛔虫、鞭虫、蛲虫能够进入人体,都是因为“吃”,感染期虫卵污染了手、食物、饮水,经口感染。而钩虫的感染则是土壤中的“钩蚴”,通过皮肤钻进我们人体。

 土源性线虫导致人体一系列的慢性损害,其威胁的人群主要是妇女和儿童,还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土源性线虫呈世界性分布,其主要高发地区为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非洲及拉丁美洲。据最近的流行病学统计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土源性线虫的感染人数,蛔虫约8.07亿、鞭虫约6.04亿、钩虫约5.76亿、蛲虫约2.09亿。我国卫生部于2001年6月~2004年底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的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土源性线虫感染率为19.56%,推算全国感染人数1.29亿。虽然比1990年有了明显的下降,但此数据相当于20世纪60年代日本、80年代韩国的土源性线虫感染水平。因此在土源性线虫病的防治方面,我们仍任重道远。



分享到:
(创建时间 2012-12)
主编:  蔡晧东     编撰:  cp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