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行动 > 健康快讯 > 夏季常见皮肤病应对指南(二)

夏季常见皮肤病应对指南(二)

2022-08-30  来源:

cht

夏天带来了冰棒、冲浪、西瓜,还有满满的童年回忆‍‌‍‍‌‍‌‍‍‍‌‍‍‌‍‍‍‌‍‍‌‍‍‍‌‍‍‍‍‌‍‌‍‌‍‌‍‍‌‍‍‍‍‍‍‍‍‍‌‍‍‌‍‍‌‍‌‍‌‍。

夏天带来的不仅仅是美好时光,还有细菌性皮肤病 、摩擦红斑、汗液障碍类皮肤病……在这热潮涌动、骄阳似火的季节,总有一些皮肤疾病让您防不胜防,快来看看这些夏季皮肤病的防治方法吧!

 

1、细菌性皮肤病

常见有毛囊炎、脓疱疮、疖肿和丹毒等。

人体皮肤本身就存在很多条件致病菌,由于夏季气候炎热潮湿,这些条件致病菌特别容易在潮热多汗的环境中迅速繁殖,容易引起细菌感染,再加上毛囊皮脂腺易堵塞,可引起继发感染,从而导致细菌性皮肤病。

皮损初期大多表现为红色丘疹,数天内中央出现脓疱,周围有红晕;脓疱干涸和破坏后形成黄痂,痂皮脱落后一般不留瘢痕。

应对措施:

勤洗澡,尽可能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勤换衣服,多待在凉爽通风的地方,多饮水,避免汗渍和细菌感染。

若已患病,应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外用抗生素软膏,严重时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抗生素治疗。

2、摩擦红斑

指腹股沟、腋下、臀沟等皮肤的皱褶部位,由于温暖、潮湿、互相摩擦等刺激引起的皮肤浅表部位急性炎症损害。

摩擦红斑表现为红斑、丘疹,部分呈水疱、脓疱,继而糜烂、渗出,皮损边界有浸软发白的鳞屑。

应对措施:

若只是有红斑,可外用炉甘石洗剂局部涂抹;

若红斑伴轻度糜烂,可局部外用派瑞松等激素类软膏;

若皮损处潮红、糜烂、渗液较多,宜用3%硼酸液湿敷。

若伴发细菌或念珠菌感染,应用相应的抗菌药物治疗,如外用夫西地酸乳膏、百多邦等。

平时应经常洗澡,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沐浴时避免用刺激性大的肥皂、热水擦洗;内衣要松软、吸水,尽量减少皮肤皱褶部位的摩擦。

3、真菌性皮肤病

顾名思义,即由真菌所引起的皮肤病,主要致病菌为皮肤癣菌(真菌),常见的有花斑癣、手足癣、头癣、股癣等。

夏季湿热,人体皮肤上经常有汗液等,这些条件都适合真菌生长繁殖,容易发生癣病。

一般表现为初发小水疱,瘙痒或疼痛,疱液干涸后脱屑;病损范围不断扩大,久之脱屑处皮肤粗糙增厚,皮纹增宽,失去正常光泽,触之有粗砂感。

应对措施:

外用抗真菌外用药,同时注意清洁卫生,勤换鞋袜、内衣裤,保持干燥。一旦患病应及早治疗,防止传染。

 

那么,面对如此高发的夏季皮肤病,我们该如何预防和治疗呢?

预防上主要有以下三点需要注意。

1.避免热:高温往往成为皮肤病加重的催化剂。因此在家可用空调调节室温。同时经常清洁皮肤,每天洗澡1~2次,用冷水或冰块儿使毛孔收缩,或使用收敛剂以清除油脂和收缩毛孔。

2.避免抓:很多皮肤病都会痒,抓破了极易导致进一步的感染,也不要用各种器械搔刮皮肤。很多到医院就医的患者,都是因为抓破了“伤口”导致病情恶化。

3.避免晒:日照可直接导致日光性皮炎,最好不要在日晒强烈的时候上街。外出时应戴太阳帽和太阳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