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行动 > 健康快讯 > 这些伤肾的行为,你还在做吗?

这些伤肾的行为,你还在做吗?

2022-07-22  来源:

cht

医学调查显示,我国成人慢性肾脏病患病率高达10.8%。

肾病患者初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有的患者感觉不舒服到医院检查即发现肾脏病已经很严重。

一些不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很容易损伤肾脏,需要引起人们的重视。那么,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行为会给肾脏带来损害呢?

 

常见的诱发疾病的不良生活习惯有以下几种:

暴饮暴食

生活中,很多人不注意节制饮食,常会吃下过量的“美味”。摄入的食物最终都会产生体内废物——尿酸及尿素氮等。这些废物大多经过肾脏排出,饮食无度无疑会增加肾脏的负担。

除此之外,暴饮暴食会导致消化系统疾病,脾胃受伤以致消化功能减退、营养失衡,从而影响到肾的功能。

喝水少

如果长时间不喝水,尿量就会减少,尿液中携带的废物和毒素的浓度就会增加。

临床常见的肾结石、肾积水等都和长时间不喝水密切相关。

养成多喝水的习惯,保护肾脏,有利于充分排出废物和毒素,预防泌尿系结石。当然喝太多水,也会加重肾脏的负担。

烟酒无度

大量喝啤酒容易导致高尿酸血症,还可引起高脂血症等代谢性疾病,引发痛风性肾病。边吃海鲜边喝啤酒,曾被称为最伤肾的吃法。

还有的人认为酒后喝浓茶能解酒,其实这非但无效,还会伤肾。茶叶中的茶碱可以较快地影响肾脏而发挥利尿作用,此时酒精尚未来得及再分解便从肾脏排出,使肾脏受到大量乙醇的刺激,从而损伤肾功能。

近年研究显示,吸烟还可以引起蛋白尿,诱发和加重肾脏损伤,特别是对肾脏病患者,吸烟有不可忽视的危害,可以明显加剧原有的肾脏病。

对长期饮酒的人来说,每年应验血、验尿,检查肾功能,及早发现肾损伤,并且积极限酒或戒酒。

憋尿

尿液是由肾脏生成的,是机体的代谢产物。尿液由肾脏生成后,通过输尿管、膀胱、尿道排出体外。

尿中96%~99%是水分,其他大部分是废物,如尿酸、肌酐等。正常排尿能既能排出身体内的代谢产物,又能净化泌尿系统。

如果憋尿,尿液长期潴留在膀胱里,膀胱胀大,膀胱壁血管被压迫,膀胱黏膜缺血,导致抵抗力降低;这时如果有少量细菌侵入,容易引起膀胱炎、尿道炎等泌尿系统疾病,继而可能损害到肾。

除了做检查需要短时间憋尿外,其他任何情况都不应憋尿。

盐摄入过量

饮食中的盐分95%是由肾脏代谢的,若摄入太多,肾脏的负担就会加重。

再加上盐中的钠会导致人体水分不易排出,又进一步加重肾脏的负担,从而影响肾健康。

睡眠不足

熬夜、睡眠不足对肾脏的损害也是不可忽略的。

据美国WebMD医学新闻网报道,最新研究指出,相较于每晚睡7~8 h的女性来说,每晚睡不到5 h的女性肾功能快速衰竭的风险高了65%。

滥用药物

肾脏是最容易受到药物毒性损害的器官,这主要是由于肾脏血流量大,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大多经肾脏排出。

还需要提醒的是,四环素、利福平、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止痛药、某些抗癌药物等,如果应用不当或剂量过大,很容易对肾脏造成损害,导致肾功能障碍,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如何维护肾脏健康?

1.保持积极的生活方式。戒烟、控制血压、血糖,维持正常体重能有效降低患肾脏病的风险。为了肾脏健康,应积极运动起来,平时可选择步行、跑步和骑自行车的方式。

2.控制钠的摄入量。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健康成年人钠的摄入量为2克/天。食物成分表可以帮助我们合理控制钠摄入。

3.合理用药。经常服用非甾体抗炎止痛药等常见药容易导致肾损伤。即使肾脏相对健康,也最好只在紧急情况下服用止痛药,如果需长期服这类药最好在医生指导下。

4.定期体检。想早期发现肾病,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尿检,血液肾功能检测和肾脏超声检查也很重要。

5.补充饮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中指出,成年人每天喝1500~1700毫升水,喝水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肾脏健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