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快讯
这种儿童常见病入夏就高发!如何预防和护理?
2021-04-20
来源: cht
即将入夏,家长们天天刷知识做预防,担心各种病症降临到宝宝身上。预防手足口病应该人人皆知,但疱疹性咽峡炎您清楚吗?很多家长对这个名字可能有点陌生,但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在儿童中波及的范围,并不比手足口病小。
学会疱疹性咽峡炎得预防和护理
病因
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与引起手足口的病毒多数重叠,但不完全一致。也与手足口一样都‘喜欢’潮湿闷热的夏季。得过手足口,还有可能得疱疹性咽峡炎,反之也一样。
典型症状
突发或持续高热(38-40度),咽部见小红点,随后成小水泡,最后破溃成溃疡。
病程
1.潜伏期2-7天,无任何症状,但体内病毒正在大量复制;
2.前驱期1-2天,出现上述发热等典型症状;
3.水泡期2-3天,除发热、高烧外,出现水疱;
4.溃疡期,时长不定,低烧或退烧,但也是宝宝们痛苦的时期,因溃疡的疼痛,会出现流口水的现象,食欲不振或拒食。
多数情况下,无需特殊治疗,但需要护理得当,在7-10日后便可自愈恢复。
与手足口的异同
不同
1.疱疹性咽峡炎一般仅在口腔部位有疹子;手足口的疹子可出现在手、足、口、臀等部位;
2.疱疹性口腔炎任何季节均可发病,会呈现更大的,持续更久的溃疡。
相同
1.易感人群相同:5岁以下儿童高发;
2.传播方式相同:传染性强,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水和食物,及吸入带病毒的呼吸道飞沫均可传播。
预防和护理
预防
1.目前尚无疗效确切的抗病毒药物或疫苗,需要注重病前预防与病中护理;
2.注意孩子的手卫生,家长不亲吻孩子手和嘴;
3.为孩子提供独立的水杯、餐具等;
4.公众场所及居家生活密切接触物(如玩具等)注意消毒清洁;
5.饮水确保干净,进食选择熟食;
6.加强运动锻炼,增强体质;
护理
1.忌口,喂孩子易吞咽的食物,避免酸、烫、辣等刺激性食物,避免加重溃疡疼痛;患病期间,孩子的消化功能减弱,饮食应以流质、易消化为主!2岁以下的宝宝以牛奶为准,注意牛奶要加热促进蛋白质变性,减轻肠道负担,饮用时不能太热,也不能太冰,防止刺激宝宝口腔,增加孩子的痛苦。2岁以上的宝宝以稀饭、米汤、面条为主;
2.首选自然降温,退热处理是为了增加宝宝的舒适度。可以温水擦浴。禁止酒精擦浴,不推荐冰水擦浴。38.5度或者39度以上建议对症、按量、遵循医嘱使用退烧药;
3.常漱口、刷牙;可以漱口的孩子,可以每天用淡盐水漱口。
4.使用可消杀病毒的消毒液对生活接触物品进行消毒清洁处理,如餐具、玩具等;
5.针对接触环境、人物进行1-2周的隔离,避免交叉传播、影响自愈;
6.注意合理引导饮食,确保营养均衡供给。
总结
日常生活中,需帮助孩子勤洗手、吃熟食、喝干净水,保持胃肠道健康,注意加强日常锻炼,居室勤通风、被褥常晾晒、玩具多消毒,公共场合尽量少去。家长要密切观测患儿的精神状态,有无肢体抖动、易惊、皮肤温度高低等,以及呼吸、心率、血压是否正常。一旦出现危重信号,需及时就诊或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