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行动 > 健康快讯 > 急救误区多,家庭健康课程年内上线

急救误区多,家庭健康课程年内上线

2018-09-21  来源:

lifetimes

· 北京市妇联、北京东区儿童医院开展的家庭急救课项目已陆续走进三区、明年还将继续向其他区推广

流鼻血仰头平躺、烫伤后抹牙膏……这些意外伤害的应急处理方法都是错误的。近两年来,北京市妇联和北京东区儿童医院的开展的家庭急救课项目陆续走进了东城、西城、朝阳三个区17个社区,明年还将继续向其他区县推广。

同时,课程内容将今年年内制作成视频在北京市妇联、北京东区儿童医院的官方网站、微信等平台上线,方便更多家庭在线学习。

急救知识普及率低 健康课程进家庭

对于流鼻血、烧烫伤、小儿气管异物、突发惊厥等意外事件,家庭是最常见的发生环境,也是急救第一现场。据统计,我国应急救护技能的普及率远低于发达国家。德国达到80%,法国40%,日本中学生的普及率甚至高达92%,而中国仅有不到1%。

为了提高家庭急救技能,北京市妇联于2017年启动了“女性·家庭·社会大讲堂”的家庭急救课项目,首个落地区为东城。2018年暑期,急救课程团队再次走进东城、西城、朝阳3个区县12个社区,对家庭进行面对面的急救知识普及。课程过程中医护人员与家庭共同体验动手制作急救包,共计发放了300个急救包。每堂课共90分钟,家长学习了不同主题的急救知识,并跟随老师利用模拟假人进行心肺复苏现场操作、演练。

常见急救知识误区多 健康课程年内上线

课程推进过程中,授课专家发现,一些常见急救知识的误区仍然很多。常见误区包括烧烫伤涂抹牙膏、酱油,止鼻血时仰头、平躺、往鼻子里塞东西等。相比孩子知识的空白,老人和年轻家长的认识误区更加让人担忧。北京市妇联宣传部副部长高蕾表示,急救知识的普及对于家庭在短时间内进行自救非常关键、有效。许多家长采用的一贯处理方式是错误的,尤其是带孩子的老年人收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子女进行纠正效果并不好,亲身听到专家的讲述更容易接受。

两年的活动让家庭急救意识增强、掌握了更多知识,除了纠正错误观念,小朋友也带动身边的小朋友,在学校里对同学进行传播。项目今年拓宽了参与区县之外,还在启动仪式上对急救课程简单讲解并播放知识普及的动画短片,通过网络直播覆盖人群十余万。

社区可自主选课 现场动手配备急救包

错误的急救方法不但不能减轻危害反而可能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比如流鼻血仰头就可能导致血液倒流至气管引发窒息。”北京东区儿童医院院长何定学介绍,仰起头,鼻血会在重力的作用下倒流,大量的血突然集聚在鼻咽部,咽喉部受到突然的刺激会引起剧烈咳嗽,严重的可能会导致窒息。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头部微微前倾,拇指和食指按压鼻翼,然后冷水袋或凉毛巾敷前额,止血效果不好应及时就医。

今年的家庭急救课增加社区自主选课和动手配备急救包这两大亮点。课程6大自选主题包括常见外出处理(骨折、脱臼、擦伤),鼻出血正确止血,烫伤紧急处理,小儿气管异物预防、应对等。1个必选主题为心肺复苏术,社区可自主选课,组成“2个自选+1个必选”的课程,自主选课体现了每个社区不同的需求点,急救课针对性更强,居民参与度更好。

同时,为每个家庭配备急救包是课程另一亮点。何定学表示,急救课不仅要让家长和孩子知道怎么使用急救物资,还要学会如何配。所以此次急救课增加动手配备急救包的环节,学会配备急救包每个家庭都能成为急救知识的传播者。 

根据项目要求,每节课结束时会进行满意度调查。今年有超过一半的问卷都是小朋友亲笔填写,“喜欢听”“动手配备急救包很有趣”……孩子们用稚嫩的笔迹表达了对活动的喜爱。超过九成家长对每个家庭领到急救包感到高兴,希望急救课多进社区,学习更多主题的急救知识。

据了解,错误急救知识可能加重损伤,错误的疾病处理方法也可能给孩子带来危险。为了普及家庭医学常识,东区儿童医院推出了音频栏目《口袋医生》,医生每期节目讲透一个疾病,家长关注医院微信公众号打开“口袋医生FM”即可免费收听。此外,家长还可拨打医院电话报名参与医院在院内定期举办的急救课堂。▲(顾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