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的防治
2016-09-18 来源:搜狐网
据统计资料显示,乳腺癌的发病率是所有肿瘤科发病率的约10%。但早期乳腺癌及时发现及治疗,其5年生存率可达到100%,因此,乳腺癌的早期发现对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作用,那么我们该如何学会对乳腺进行自检、早期预防以及日常饮食又该注意些什么呢?
定期接受专业的检查
所有成年女性,无论是否生育,都应每年一次到专业诊所进行乳房检查。按乳腺癌筛查及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原则,成年女性需要进行以下检查:
临床体检:20~29岁每三年一次,30岁以后每年一次;
X线检查:35岁基础乳腺摄片,普通人群2年一次乳腺X线摄影,40岁及以上,每1~2年一次乳腺X线检查,乳腺X线检查可只拍斜位1张,若有疑问再加拍侧位或轴位片,60岁以后可隔2~3年拍片检查一次;
超声检查:35岁以后每年一次乳腺超声检查,40岁以上每2年检查一次。若超声检查提示患有纤维囊性乳腺病,应立即治疗(因纤维囊性乳腺病属于乳腺癌前病变的一种)。
成年女性应学会定期做乳腺自检:
20岁以后每月检查一次。 具体方法如下:
一是进行镜前检查。站立,双臂垂放两侧,观察乳房外形,正常的弧形轮廓是否规整,有没有桔皮样的小凹点,或是有小陷窝,挤压时有无液体从乳头溢出(尤其是血性液体)。如果出现以上情况,应尽早去医院就诊。
二是进行卧位检查。平躺在床上,以乳头为中心,用指腹按顺时针方向紧贴皮肤做循环按摩。检查时用力要均匀,以手指能触压到肋骨为宜。如果发现有结节,包块,需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学会认识乳腺癌的临床症状
部分早期乳腺癌患者虽然在乳房肿块不明显,但常有局部不适感,特别是绝经后的女性,有时会感到一侧乳房轻度疼痛不适,或一侧肩背部发沉、酸胀不适,甚至牵及该侧的上臂。
早期乳房内可触及蚕豆大小的肿块,较硬,可活动。一般无明显疼痛,少数有阵发性隐痛、钝痛或刺痛。
乳房外形改变:可见局部皮肤隆起,有的局部皮肤呈橘皮状,甚至水肿、变色、湿疹样改变等。
乳头近中央伴有乳头回缩。乳房皮肤有轻度的凹陷(医学上叫做“酒窝症”),乳头糜烂、乳头不对称,或乳房的皮肤有增厚变粗、毛孔增大现象(医学上叫做“橘皮症”)。
乳头溢液:对溢液呈血性、浆液血性时应特别注意作进一步检查。
乳腺癌病人的饮食原则
癌症病人需要有较好的营养补充,但是由于社会流传的:“不能吃鸡”、“能吃蟹”、“不能吃鸡蛋”等说法,使得病人及其家属不知所措,患者也是因为各种心理压力导致,这个不敢吃,那个也不敢吃,最后因为营养跟不上导致术后恢复不佳,那么到底什么该吃,什么不该吃呢?
乳腺癌患者应多吃的食物:
1、宜多吃具有抗乳腺癌作用的食物,如海马、鲎、眼镜蛇肉、抹香鲸油、蟾蜍肉、蟹、赤、文蛤、牡蛎、玳瑁肉、海带、芦笋、石花菜。
2、宜多吃具有增强免疫力、防止复发的食物,包括桑椹、猕猴桃、芦笋、南瓜、大枣、洋葱、韭菜、薏米、菜豆、山药、香菇、虾皮、蟹、青鱼、对虾、蛇。
3、当患者出现肿胀时宜吃薏米、丝瓜、赤豆、芋艿、葡萄、荔枝、荸荠、鲫鱼、塘虱、
鲛鱼、海带、泥鳅、黄颡鱼、田螺等这些具有除湿作用的食物。
乳腺癌患者不宜吃的食物:
1、忌烟、酒、咖啡、可可。
2、忌辛椒、姜、桂皮等辛辣刺激性食物。
3、忌肥腻、油煎、霉变、腌制食物。
4、忌公鸡等发物。
此外,还要提醒女性朋友,不良的心理因素会造成女性过度紧张,加重内分泌失调,应正确认识乳腺疾病,解除各种不良的心理刺激。在除了做好早期预防以及日常饮食以外,保持乐观的情绪是乳腺疾病的最好防御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