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行动 > 健康快讯 > 情感高涨、爱表达、活动多......突然“元气满满”可能是躁郁症的征兆!

情感高涨、爱表达、活动多......突然“元气满满”可能是躁郁症的征兆!

2022-07-15  来源:

cht

躁郁症患者情绪变化极快,躁狂发作时情感高涨、语言增多,活动增多。

一般情况下,身边的家人朋友可能只会觉得患者是性格外向开朗,或人逢喜事精神爽,根本不会想到是躁郁症在作怪,而此时病人也不可能求医咨询。

很多人都知道抑郁症、焦虑症,却鲜有人了解双相情感障碍或躁郁症‍‌‍‍‌‍‌‍‍‍‌‍‍‌‍‍‍‌‍‍‌‍‍‍‌‍‍‍‍‌‍‌‍‌‍‌‍‍‌‍‍‍‍‍‍‍‍‍‌‍‍‌‍‍‌‍‌‍‌‍。

 

什么是躁郁症

“躁郁症”也称双相情感障碍,指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疾病‍‌‍‍‌‍‌‍‍‍‌‍‍‌‍‍‍‌‍‍‌‍‍‍‌‍‍‍‍‌‍‌‍‌‍‌‍‍‌‍‍‍‍‍‍‍‍‍‌‍‍‌‍‍‌‍‌‍‌‍。

历史上包括梵高、拜伦、赫本、玛丽莲·梦露等在内的许多文化名人都曾罹患这种疾病‍‌‍‍‌‍‌‍‍‍‌‍‍‌‍‍‍‌‍‍‌‍‍‍‌‍‍‍‍‌‍‌‍‌‍‌‍‍‌‍‍‍‍‍‍‍‍‍‌‍‍‌‍‍‌‍‌‍‌‍。

 

易被误诊为抑郁症

实际上,躁郁症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精神障碍。

但在临床中,躁郁症的识别率、诊断率并不高,超过半数的躁郁症患者在首次就诊时被误诊。超过三分之一的躁郁症患者需要经历至少10年才得以确诊。

据统计, 37%的躁郁症患者会被误诊为抑郁症。

躁郁症患者若被误诊为抑郁症,单一使用抗抑郁药,反而会加重病情,使患者情绪波动性更加明显,病情会更加难以控制。

鉴别躁郁症和单纯抑郁症十分困难,但也可根据以下线索来辨别:

患者发病年龄越小(15~19岁为高发年龄段),越可能是躁郁症;

躁郁症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家族中会有其他躁郁症患者;

病人在发病前是否处于一种情感旺盛的状态,充满激情,不知疲倦;

躁郁症往往伴有人格障碍、物质依赖如吸毒等;

病人服用抗抑郁药后是否转为躁狂。

 

自杀风险高过抑郁症

相较于抑郁症,躁郁症的复杂性、复发率、自杀率都更高,对自身与周围的杀伤力更大。

数据显示,躁郁症终身复发率高达90%,高于抑郁症的80%。

国外研究发现,其患者中约有20%~40%曾有过自杀行为,自杀风险是普通人群的10倍。

对于躁郁症患者来说,自杀可能是一个突然的冲动行为,也可能是一件精心策划的事。自杀行为通常会出现在一次抑郁或者混合发作当中,但也有人是因为处在精神错乱或躁狂阶段由于“一时冲动”选择了自杀。

需要明确的是,自杀想法的产生并不是因为“懦弱”造成的,真正造成自杀的是大脑中的五羟色胺过低,它归属于神经生理学因素,这时患者产生自杀的想法并不是自己能控制的。

 

躁郁症的危害极大,我们不能够轻视。当出现以下症状时,要警惕,可以考虑去医院就诊:

1、容易激怒

患者很容易因为一些小的事情而引起强烈的情感反应。例如生气、激动、愤怒、甚至大发雷霆,持续时间一般比较短暂。

2、强制性哭笑

患者在没有任何外界因素的影响下,突然出现不能控制的、没有丝毫感染力的面部表情。患者对此既无任何内心体验,也说不出为什么要这样哭和笑。

3、情感脆弱

患者常常因为一些细小或无关重要的事情而感到悲伤或兴奋激动,无法克制。

4、其他症状

常常伴有思考困难、缺少决断、缺乏兴趣、头痛、睡眠障碍、精力不足的症状,严重者可有运动迟滞、激动不安、疑病或被害妄想、厌食、失眠。

5、抑郁表现持续两周以上或躁狂表现持续一周以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