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科普 > 科普知识问答 > 新新老人,儿女最欢迎

新新老人,儿女最欢迎

 1883年仑威尔用电刺激法证明了两种不同颜色肌肉在功能能力上有差异,红色肌纤维收缩速度慢,不易疲劳,而白色肌纤维收缩速度快,但易疲劳,因此,提出将肌肉分成红肌和白肌,红肌由称慢肌,白肌又称快肌。研究发现,肌肉最大收缩速度、爆发力和纵跳高度与快肌百分组成成正相关,而静力耐力与慢肌百分组成成正相关。我们可以看一下拳击手,上台前都看起来肌肉都不会很大块。但放那种出拳时慢镜头就能发现肌肉很明显,他们就是主红辅白。

 肌肉力量的增加是通过训练促使肌肉组织中的蛋白质分解。恢复的作用是合成肌原蛋白,补充一定数量的蛋白质,从而使肌纤维变得更粗壮。

 肌肉的恢复与增长有一定的周期,在一个周期结束后再继续安排训练,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如果两次训练之间肌肉没有得到充分的恢复,没有得到营养的补充,肌肉不但不会增长,反而会僵化,影响进一步的训练。也就是说,肌肉真正的增长是发生在健身房之外,而不是健身房之内。

 有的肌肉组织在营养充分和其它条件具备的情况下,需要48--72小时才能恢复。像肱二头肌等较小的肌肉48 小时就能恢复,而股四头肌和背部肌肉则要近72小时才能恢复。通常,练一块肌肉间隔72小时就能得到较好的恢复。还应明白,恢复过程是贯穿在整个身体及其所有系统中,而不是局限于某个肌肉组织。因此,隔天训练效果最好。

 2010年7月,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院士用一番“另类”毕业典礼致辞,打动了无数年轻人,学生们动情高呼“我们的世界,他都懂”。这种跨越年龄界线的交心,令很多中老年人羡慕。

 事实上,老年人并非不会交流。美国人类发展与家庭研究专家卡琳•芬格曼教授领导的一项研究发现,年纪越大的人越容易有好人缘。中老年人更懂得宽容、尊重他人,更善于调节情绪、珍惜和利用时间,这些因素都对人际交往起着积极作用。中老年人不妨把握自身“硬件”,从以下三个技巧,主动和子女沟通。首先,年龄互换。把自己当成年轻人,看看现在流行什么、孩子们喜欢什么,从年轻人喜欢的话题去聊。当个“新新老人”,会马上拉近和儿女的距离。比如上面的“根叔”李校长,就会经常在校园BBS论坛里看看学生们在说些什么。他的演讲稿里充满着“打酱油”、“喊你回家吃饭”等网络流行语,还有“母校就是那个你一天骂他八遍却不许别人骂的地方”这种校园口头禅,激起新生代的共鸣。其次,有话直说。有的儿女以为送钱送东西就是孝顺父母,老人很反感,但又怕伤了儿女的心不好意思拒绝。因此,老人有情绪一定要挑明了说,不发泄出来,只会越来越压抑,很可能成为心理问题的导火索。有的老人对子女有意见,喜欢抱怨几句、打打擦边球,等着儿女自己揣测,这样做不仅等不到想到的结果,反而会让自己更闹心。第三,找个中间人。老人和子女意见不一致时,可以找个年龄在二者之间的中年人当中间人,平衡思想、中和两者的矛盾。



分享到:
(创建时间 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