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科普 > 科普知识问答 > “烟酒不分家”是怎么回事?

“烟酒不分家”是怎么回事?

 统计表明,90%以上的酗酒者同时抽烟,只有不到30%的非酗酒者抽烟;几乎每一个每天消耗两包或更多香烟的“烟鬼”同时也是酗酒者,而香烟的消耗量随着酒精的摄入量的增加而上升。美国科学家最新研究表明,“烟酒不分家”并非人们的心理习惯,而是有着生理上的原因。

 美国得克萨斯州AM大学和美国国家健康研究中心等专家组成的研究小组通过动物实验发现,香烟中的尼古丁可明显地降低血液中的酒精浓度,因此,抽烟者比不抽烟者平均来说酒量要大。科学家们指出,酗酒者追求的是一种“中毒”效果。由于尼古丁能降低血液中的酒精浓度,抽烟的酗酒者不能很快得到这种感觉,因此就要去喝更多的酒。而尼古丁虽能降低酒精浓度,但却不能同样地减少酒精分解时产生的乙醛,致使乙醛对大脑以及肝脏、心脏和其它器官产生更多的毒害。

 来自佛蒙特大学的另一个研究表明,许多吸烟的人染上酗酒的习惯,可能是因为吸烟让人兴奋,而酒精让人放松。烟民潜意识中为了防止自己过度兴奋而需要酒精来平衡。在调查中,许多有酗酒历史的烟民都流露出自己并不“享受”吸烟,但他们摄入的尼古丁分量却比一般人更大。

 基于以上研究,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戒烟和戒酒是相辅相成应该同步进行,至少不能偏废某一方面。



分享到:
(创建时间 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