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求医问药 > 按地区查询医院 > 中日友好医院

中日友好医院

简介

中文简称:中日友好医院

性质:公立医院

类型:综合医院

等级:三级甲等

省份:北京市

城市:朝阳区

中日友好医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直属医院。1984年10月23日开院,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樱花园东街2号。医院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和预防保健等多项功能为一体,同时承担中央保健医疗康复任务、涉外医疗任务,以及国家卫生应急队伍基地医院中央本级单位建设的重任,还是国家卫生计生委远程医疗管理培训中心。中日友好医院于1993年被评为国家三级甲等医院, 并先后被评为北京市“十佳”医院和全国“百佳”医院。2001年被列为中央保健基地医院。同时是北京大学和北京中医药大学等临床医学院。

医院的内分泌代谢病中心内分泌科、胸外科、中医风湿病科、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中医肺病科、临床护理专业、呼吸内科、肛肠科等科室及专业先后被评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心血管病中心、内分泌代谢病中心、肾内科、神经内科、骨科、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等科室承担国家卫生计生委临床学科重点项目;中西医结合心脏内科、中医消化科、肛肠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心血管疾病个体化诊疗、中西医结合风湿病诊疗、腔镜微创技术平台建设是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特色医学学科建设项目;心血管病中心的冠心病血脂干预技术、电化学疗法和肛肠科的“安氏疗法”以及口腔医学中心的“当代口腔正畸直丝弓矫治技术及徐氏滑动直丝弓矫治技术”是原卫生部十年百项计划项目等。

从2004年12月起,医院率先实行365天无假日门诊。2006年被认定为北京市A 类定点医疗机构。2011年8月,全面开放夜间门诊和夜间检查。作为全国医疗行业对外交流的窗口,医院被外国人在京协会评为“外国人在京就医国有医院满意率第一单位”,并与日本、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许多国家的大学、科研单位和医疗机构建立了长期的友好合作关系。

中日友好医院是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2003年被中共中央确定为全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试点单位之一;同年,在抗击非典斗争中被指定为非典防治专病医院;2008年,作为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唯一收治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和中高级官员等的定点医院,同时承担了国家体育馆(“鸟巢”)的奥运医疗保障任务,出色的完成了各项工作,受到表彰;2010年,医院被授予“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称号。2010年、2011年、2012年连续三年评为“全国改革创新医院”。

医疗医资

医院建筑面积20余万平方米(含在建面积),现编制床位1500张,设有68个临床、医技科室,附设中日友好临床医学研究所及培训中心。医院拥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和优秀的中青年医务工作者,现有副高级技术职称以上人员近600人,硕士研究生学历以上人员近700人。目前,医院承担着200余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曾获国家级、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等多项奖励,目前有博士和硕士生导师200余人,先后培养了数千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

医疗设备

心脏内科:FD10血管造影机(PILIPHS)、CARTO三维标测系统、VOLCANO血管内超声机、iE33心脏超声仪(PILIPHS)、128排螺旋iCT(PILIPHS)等。

特色专科

呼吸内科

呼吸内科是我院重点建设学科和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单位。由门诊、病房、肺功能室、呼吸内镜室、过敏原诊断和脱敏治疗室、睡眠监测室、运动心肺功能室、细胞学和无创气道炎症监测室以及血气室组成。现有主任医师4人、副主任医师4人。为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点。科室对常见病、多发病以及疑难少见病症的诊治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科室曾先后多次承担和参加国家和部级重要课题研究,作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药物临床试验专业基地,主持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个SARS疫苗和人禽流感疫苗的Ⅰ期临床研究工作。科主任林江涛教授为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会长;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哮喘学组组长;中国哮喘联盟总负责人;世界卫生组织(WHO)全球呼吸疾病联盟(GARD)顾问;美国胸科医师协会(ACCP)资深会员;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医疗救治组副组长;中国预防医学会公众教育和临床控烟专家委员会副主席;《中华哮喘杂志(电子版)》总编辑;《国际呼吸杂志》副总编辑;《中国呼吸和危重病监护杂志》编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实用内科杂志》副总编辑。

呼吸内科:成立珠、林江涛

内分泌科

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是医院重点学科,并于2011年被评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该科是集临床、科研、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医学研究和实践中心,同时是我院具有全国领先地位的学科之一,包括临床、实验室和护理单元,共有技术人员51人,床位数50张,年门诊量达10万余人次。主任医师7人、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5人,住院医师4人。护士21人,实验室10人。其中博士20人,硕士6人。医师队伍中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比例占62%;硕、博士以上学历者占89.7%;其中博士生导师2名,硕士生导师5名。该科现在是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部、中医药大学内分泌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同时被列为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所选定的医院临床药理基地单位。目前,科室拥有一批具有硕士、博士及博士后等高学历的人才队伍,所有40岁以上的医师均拥有海外留学、进修背景,曾以访问学者、博士后及博士的身份赴美国、澳大利亚、荷兰、丹麦、新加坡及日本等国研修。多年来,科室以高超的医疗技术、先进的医学检测设备和良好的医德竭诚为患者服务,受到来自全国各地患者的广泛好评。

内分泌科:萧建中

心血管内科

心脏内科是国家卫生计生委和中日友好医院重点学科。附设有心内科病房、冠心病监护病房、心功能室、超声心动室、心电图室、心导管室及心血管基础研究室。心脏内科技术力量雄厚,现有医生34名,其中主任医师/教授6名,副主任医师/副教授9名,主治医师10名。其中拥有博士学位20名,硕士学位10名,多名医师曾赴国外研修学习,人才梯队配备合理。心内科年门诊量达7万余例,年住院治疗患者2500余例,病种涵盖急性心肌梗塞、各种心律失常、高血压、心肌病、先心病、瓣膜病及各种原因导致的急、慢性心功能不全等,其中危重症抢救600余人次/年,抢救成功率居国内前茅。心导管室每年完成各种心脏介入诊疗手术2000余例,其中包括冠脉造影、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脏电生理检查、各种心律失常介入治疗、永久起搏器、ICD(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及CRT-D(联合有除颤功能的心脏再同步治疗)置入术以及瓣膜病、外周血管疾病、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等,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作为集医疗、科研、教学于一体的现代化临床科室,科研工作始终在我科占有重要位置,心内科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指定的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专业基地,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基金、首发基金、卫生部重点学科支持基金及其他科研基金10余项,参与国家级新药开发及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45余项,科研经费总额达 1200余万元,平均每年发表论文30余篇,近年来主编或参编专著20余部。曾获中华医学科技奖及卫生部、北京市多项奖项。心脏内科作为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大学医学部及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培养点,承担大量教学任务,现有博导1名、硕导4名,每年培养博士生、硕士生10余名,并培训基地内科住院医师及进修医生若干名。

心血管内科:王勇、李宪伦

胸外科

胸外科是全国一流科室。美、英、日等国家胸外科著名专家为我科名誉教授。我科人才力量雄厚,设备一流,拥有大批专业及科研能力强的胸外科专家,大多数具有医学博士、硕士学位,博士4人,硕士7。科室成员实力雄厚,全科有教授5人,副教授4人,主治医师及住院医师7名。所有医生都有国外研修或学习的经历,部分教授被国外聘为客座教授,与国外有长期的医学交流。总病床57张,胸科独立ICU病床6张;有独立的气管镜、食管镜检查治疗室。

胸外科:刘德若、郭永庆

心脏外科

心脏血管外科·电化疗科是集心脏疾病、大血管疾病和周围血管疾病治疗为一体的专业科室,为中日友好医院领先学科。科室有强大的医疗、教学、科研及护理队伍,是全国少数几个能开展心脏手术、大血管手术和介入治疗的科室之一,每年完成各种手术500多例,承担多项国家级及院级科研项目。科室设有床位24张,有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5人,多数医师先后在荷兰、日本、美国和南斯拉夫进修深造,20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使心脏及血管外科技术与国际水平保持同步发展。科主任刘鹏教授是全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围手术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血管外科与组织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等。

心脏外科:王凤林、刘鹏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樱花园东街

联系电话

010-84205288

地理坐标


  
市内线路查询

  

行车路线

公交:

乘119、361、379、406、419、422、479、602、62、674、684、984、713、运通201等到中日医院站下车

地铁:

地铁5号线、10号线(惠新西街南口);城铁13号线(芍药居)



分享到:
(更新时间: 2023-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