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
简介
中文简称:304医院
性质:公立医院
类型:综合医院
等级:三级甲等
省份:北京市
城市:海淀区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原304医院)始建于1954年3月,是一所以医教研相结合、创(烧)伤外科、骨科、急救医学和危重症救治为主要特色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医院始终坚持“适度规模,内涵发展,突出特色,精字建院”的发展思路,努力建设一流的现代化医院 。
医院现有医疗用房10万余平方米,共有46个临床医技科室,其中临床科室27个,展开床位1100张,每年收治病人近3万多例,手术16000余例。拥有PET、MRI、X刀、DSA、螺旋CT、直线加速器等大型医疗设备,设有全军烧伤研究所(国家重点学科)、全军骨科研究所、全军创伤修复重点实验室、全国及全军临床药理基地、首都地区军队急救中心、交通伤救治中心、国际“SOS救治基地”,是第四军医大学、武警医学院的教学医院。
医疗医资
医院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各类高级职称技术人员160余名;临床主系列医师博士学位30%,硕士以上学位占80%;国家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名;中国医药青年科技之星2名;中国工程院光华奖1名;何梁何利奖2名;中国医师奖1名;求是奖1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36名;享受军队优秀人才岗位津贴人员21人次。
近年来,获得各级各类成果奖项77项,其中国家及军队二等以上奖项28项,有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1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共获国家、军队和地方各级各类科研课题199项,研究资金3000万元,发表科技论文1197篇,其中SCI收录论文35篇。
医疗设备
放射科:配备有GE Light-Speed CT,SIEMENS 1.5T-MR,1.5T MR, GE Advantx-LCV Plus DSA,以及GE DR和CR。
核医学科:拥有飞利浦公司生产的双探头ECT一台、飞利浦公司生产的PET一台、美国雅培公司及美国贝克曼公司化学发光仪各一台、上海核所日环光电仪器有限公司的SN-692放射免疫分析仪。
超声诊断科:配备有多台Acuson Sequioa 512 ,CS2000、Philips IU22、Volusion E8等高档彩色超声仪。
特色专科
烧伤整形外科:始建于1958年,是我国建立最早的烧伤整形专业学科之一,现为国家重点学科、全军重中之重建设学科、全军烧伤研究所、解放军总医院首批专科医院——烧伤整形医院和硕士、博士学位授权单位、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是我国最大的烧伤整形专业救治、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之一。学科长期担负着党和国家、军队领导人的医疗保健重任,以及国家、军队重大突发事件的战备应急救治任务,同时面向全国各地及海内外接受疑难、危重患者。
科室拥有独立的烧伤整形外科大楼,设有单独的门急诊(包括挂号、收费、药房、清创室、抢救室、留观室)、烧伤整形病区(3个,包括重症监护单元2个,床位113张)、手术室(5间,其中万级净化手术室3间)、整形美容医疗中心、创口治疗中心、毛发移植中心、功能康复室、皮肤护理室、皮库、国际组织工程中心和图书资料室。拥有先进的医疗、科研设备,有独立的科室网页和烧伤整形专科数据库,实现与军队卫生信息网络中心联网。每年收治来自海内外的烧伤、整形和美容患者1600名左右,年均门诊量3.5万人次左右,现已累计收治病人数20000余例。
学科以危重烧伤、复合伤救治及并发症防治和后期整复、美容整形、康复治疗为临床特色,涵盖烧伤早期救治、后期整复、美容整形、功能康复、皮肤护理、心理治疗等各个方面,是我国设置最为齐全的专业学科。学科在危重烧伤、复合伤及脓毒症和MODS防治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毁损性组织缺损的修复和组织工程材料的研制和应用、难愈合性创面的修复、创面愈合及瘢痕防治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毛发移植等方面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烧伤总治愈率达99.85%,LA50达98.97%,远高于英、美等发达国家。学科特别注重应用整形美容的原则和技术早期处理深度烧伤创面,使得患者在抢救生命的同时获得良好的功能和外观恢复。近年来学科先后30余次主持全国、全军成批危重烧伤、复合伤和化学武器伤患者的救治工作,如2001年兰州军区某部烧伤战士救治、2003年齐齐哈尔“8﹒4”事件44名芥子气中毒患者的救治、2006年黑龙江大兴安岭森林火灾多名严重烧伤合并重度呼吸道损伤武警官兵、2008年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火灾11名灭火机组人员等,救治范围涉及17个省、市、自治区,是我国危重烧创伤救治的重点支持单位和指导单位之一。
骨科:于1995年组建全军骨科中心,2001年晋升为全军骨科研究所,十数年来从一个48张床位的普通骨科,发展为展开床位180张,拥有门急诊部、临床部、康复部、基础部四个部分,并承办国家统计源期刊的,在军内外有较大影响的全军骨科研究所。
经多年建设已经形成一支整体素质高、梯次合理的人才队伍。拥有博士和博士后导师2名,硕士导师7名。正高职称10人,副高职称18人,主治医师9人,住院医师2人。全所硕士以上人员占全部主系列的90%以上。现任所长侯树勋是我国著名骨科学专家、中国康复医学会副会长,中国脊柱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骨科学会基础学组主任委员侯树勋教授。
骨科研究所多年来坚持以“创伤为中心,以脊柱外科为特色”的科室发展方针,不断努力,在四肢、脊柱创伤、膝关节损伤、腰腿痛、脊柱严重畸形和骨肿瘤的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尤其在创伤外科、脊柱外科领域做出了突出成绩。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51号 100048
联系电话
咨询电话:010-66867304 66848454
地理坐标
行车路线
公交:乘27、40、56、121、335、336、336快、368、392、601、603、612、653、645区间、645、698、701、746、849、846、967、 977、运通102、运通106,到航天桥西下车,西行200米即到。